2月10日,东莞湾区中学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目前,东莞市在建教育民生项目已全面复工,奋力实现新年“开门红”。这不仅是东莞市贯彻落实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于2月5日召开,随后2月6日,东莞市迅速响应,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并举行新春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解读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二号文等政策,回应社会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问题。副市长黎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教育民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加大高质量公办学位供给,特别是普高学位供给,计划新增公办学位3万个。
为应对学龄人口变化,东莞将大力推进9所公办普通高中项目规划建设,探索建设综合高中,试行跨区域、跨学段统筹调配学位,逐年增加人才子女公办学位供给。同时,实施百校提升工程、民办教育提质工程,加快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并于2024年12月29日在清溪、沙田同步举行东莞市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见证东莞市第九高级中学、东莞湾区中学动工,彰显了高质高效办好民生实事的决心。
近年来,东莞举全市之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加,全市财政支出每四块钱就有一块钱用于教育。自2020年3月全面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以来,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313所,新增公办学位26.51万个,增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赋能,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莞讯网观点:东莞市在教育民生项目上的大力推进,展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通过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和优化资源配置,东莞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为市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