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红十字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3月19日,东莞市红十字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情况,部署2024年工作计划。副市长黎军出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红十字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和《东莞市红十字会2023年度捐赠款物收支情况报告》。
黎军对市红十字会过去一年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希望全市红十字工作者进一步为我市红十字事业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黎军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把握红十字事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巩固巡察整改成效,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高质量推进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继续做好“三救”工作,加强“三献”工作,做优做强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红十字工作的育人作用。
黎军要求,要大力发展基层组织,提升联系和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拓展基层组织覆盖面,做好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要齐心合力多措并举,提升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以项目为引领提高群众认同感,发挥优势助力“百千万”工程,加大宣传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红十字贡献。
会议还通报了年度监督情况,并审议通过更换、增补理事会成员。
2023年,东莞市红十字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红十字会的科学指导下,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组织建设,奋力推进主责主业,以实干实绩推动我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荣获“广东省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连续11年被评为“广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优质工作站”,助力我市连续11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红十字造血干细胞人道关怀项目连续两年入选广东省“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
过去一年,市红十字会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持续推进我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做好了以下方面工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红十字事业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巡察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毕具体问题32个,其余3个问题正按时序推进落实。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红十字事业发展基础。建强红十字基层组织,充实红十字队伍,巩固红十字阵地。新成立了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红十字会、南城阳光第六小学红十字会等5家学校红十字会,推动成立东莞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新发展个人会员700名、志愿者1221名;建成我市首个社区红十字会“博爱家园”——蛤地社区“博爱家园”。
聚焦主责主业,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方面,加强应急救护培训,积极参与备灾救灾。2023年完成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6.3万人次,覆盖全市高一级学生;充分发挥生命安全体验馆阵地作用,全年开展宣教活动333场,宣教群众1.1万人次;深入推进“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努力打造“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品牌,连续第5年举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加强救护师资队伍建设。向南城街道19个应急避护场所捐赠100个赈济家庭箱;在多镇街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教45期,宣教学生3万余人次。
另一方面,开展人道救助,持续推动“三献”工作。办好红十字特色人道救助项目,帮助54名重病患者获得救助金101.5万元;2023年“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为693户困难家庭,送去价值28.2万元的慰问款物;积极参与“5·8人道公益日”“99公益日”网络筹款活动,其中,“99公益日”活动筹款83.9万元;成立首个由爱心企业冠名的市红十字会冠名基金;发动爱心企业为贵州铜仁困难群众捐赠价值235.7万元的物资。2023年推进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28例;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898场;依法推动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凝聚社会力量服务民生。红十字志愿服务成效明显,品牌项目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缤纷呈现。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4431场,共动员志愿者3.1万人次参与,累计服务市民近100万人次;安全知识宣教项目开展宣教392场,累计受益学生达5万人次;博爱护学岗项目累计为近40万人次学生保驾护航,“博爱病房学校”项目为台心医院血液病患儿开设书法、绘画等课程34场。带动各学校红十字会在青少年活动月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广泛传播人道理念,不断提升红十字影响力。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主题演讲,“数字红会”建设再上新台阶。开展丰富活动纪念“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举办“坚定跟党走,建功红十字”主题征文及演讲比赛,并在应急救护大赛中加入主题演讲环节。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市红十字会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走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贡献红十字力量。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理论学习,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巡察整改成果转化。
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和红十字队伍建设,强化红十字阵地作用,推进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推动成立约60家学校红十字会;完成生命安全体验馆的升级改造工作,加强蛤地社区博爱家园、红十字救护站、红十字水上安全宣教实践基地和红十字水上救援训练基地等红十字阵地建设;认真开展好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月活动。
进一步推动主责主业发展。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深入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努力打造“志愿服务+生命教育”品牌项目。计划普及应急救护及防灾避险知识6.8万人次,覆盖全市高一级学生,推动普及性应急救护工作走进100个小区、100所学校;争取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入库量突破800人份。
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筹资动员能力。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打造红十字品牌形象;提高筹资动员能力,加强合作,共同创建人道救助项目。(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