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动能
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整备工作全面提速,下漕村的安置房一期工程今年9月封顶,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并逐步投产,一批新产业“产”业体系在这里加速构建……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望牛墩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拓空间”一线,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一场“空间革命”,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力争拓出新生活、拓出高质量、拓出新产业,不断积蓄发展新势能。
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是水乡功能区中心启动区首期土地整备单元,承载着全方位提升环境品质,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担。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集高端商务金融、先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总部、优质生活配套等为一体的水乡新城核心区和东莞交通枢纽门户。
面对有史以来的最大一场硬仗,望牛墩举全镇之力参与土地整备工作。望牛墩镇委成立了土地整备指挥部,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总指挥、副总指挥,从全镇抽调216名干部全部到位上岗,全力推动工作。望牛墩镇党建工作办主任伦庆斌介绍,指挥部是一支包括镇抽调干部、下漕村干部和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共计450余人组成的土地整备队伍,大家日夜兼程推动土地整备工作高效推进,组织架构高效运转,实现大兵团作战。
“项目作为全市近年来政府主导的单体量最大的土地整备项目,需要整村搬迁,并且项目所在地下漕村集体经济结构复杂,项目呈现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牵连广泛、搬迁压力巨大的特点。”望牛墩土地整备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王平介绍,土地整备流程复杂,需要完成前期测绘、权属核查、谈判签约、腾空交房、房产注销、清拆清场、土地移交等一系列工作。
为跑出整备工作的“加速度”,土地整备指挥部创新推出了“土整铁军6条”工作机制,通过“党旗在一线飘扬、干部在一线淬炼、党员在一线领跑、问题在一线解决”“四个一线”工作法,全面提升一线工作的末端执行力。
短短63日,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整备完成私人住宅签约865栋,完成率近80%,仅用不到一个月完成654栋房屋移交。截至11月23日,补偿协议已签订952栋,占总栋数的82.70%。完成房屋移交共857栋,占总栋数的74.52%,其中已拆除493栋。
在王平看来,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整备项目之所以进展迅速,得益于整备过程中注重个人和集体利益方面可持续平衡。“个人利益方面,我们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未建权益’模式,减少了村民抢建的现象。集体权益方面,我们会返还物业给村集体,保证他们可持续发展。”王平说。
在加快整备步伐的同时,望牛墩还高标准建设村民的安置房,保障群众住房需求。在项目所在地的下漕村,安置房一期工程在今年9月全面封顶,村民们的安居梦更近一步。这段时间,村干部时常邀请村民来安置房的样板间走访参观,现场针对大伙最关心的安置房规划建设、户型、居住环境等问题解疑释惑。
据了解,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整备项目安置房(下漕新城花园)样板房早在今年8月中旬开放。此次对外开放的样板房涵盖90㎡、120㎡、150㎡(分C1和C2两种)、180㎡和230㎡等6种户型,不仅对户型空间、规划、功能等进行展示,同时将建筑细节完整呈现,演绎多重美好生活场景,让下漕村民零距离见证未来新居的模样。
“我们家已经签约了,接下来等安置房交楼,期待下漕村能抓好这次历史性发展机遇,让大伙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下漕村村民莫积善告诉记者,安置房的空间设计他认为不错,希望能早日搬入新房,实现安居梦。
据悉,下漕安置房一期工程,是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整备项目的民生工程,也是着力打造水乡新城核心区域的人居标杆。伦庆斌表示,接下来,望牛墩将持续深入抓好抓实主题教育,坚持和运用好“党建引领土地整备铁军6条”“四个一线”工作法等机制做法,加快推进安置房一期交房工作,为村民构筑幸福安居家园。
沿着望牛墩镇临港南路一路行驶,路的两旁,一栋栋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到处都是一派火热的发展场景。这背后,是望牛墩镇全面掀起“空间革命”,持续盘活土地资源带来的正向反馈。
空间资源紧缺特别是连片空间不足是望牛墩当前发展最大的制约,只有拓出大空间才能承接大项目、拓出新空间才能培育新动能。
近年来,望牛墩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于打破常规整合连片土地,把拓空间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前途命运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实。
在加快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整备步伐的同时,望牛墩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基地土地整备、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改造,积极推动园区配套道路建设。
“今年,我们启动临港产业园东侧、北侧开发土地摸底调查,提前谋划土地储备。”望牛墩镇城市更新中心负责人胡颖聪介绍,结合实际情况,望牛墩划定了环鸡心岛现代化产业园区,面积约5495亩,涉及洲涡、洲湾、赤滘、五涌和下漕等五个村集体。同时,划定了政府主导收储范围,计划5年完成政府收储整备土地1186亩。今年,市下达给望牛墩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拆除整备任务为160亩,目前,已完成了约177亩,超额完成任务。
“我们还成立了望牛墩镇“拓空间”(现代化产业园)现场指挥部,由镇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长,强化统筹领导,靠前指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胡颖聪表示,结合实际,指挥部下设规划建设组、谈判清拆组、资金管理组、运营招商组和联合执法组等五个工作组,全力攻坚政府收储整备工作。
此外,为加大“工改工”政策支持力度,望牛墩还印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快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设立了镇级奖补政策,激活市场对“工改工”积极性,对“工改工”拆除重建项目,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可享受镇给予的改造期租金垫付和税收分成奖励。
目前,望牛墩正在推进的“工改工”项目9宗,改造面积共约512.53亩,总投资额约35亿元。其中,4宗项目已动工建设,5宗计划明年动工,建成后预计可新增总建筑面积约100万㎡的新型工业厂房。
盘活了土地资源,将大产业、大项目“请进来”,望牛墩的产业转型之路更有底气。
“产业空间拓出来,对我们的项目招引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望牛墩投促中心副主任叶颖梅介绍,近两年,得益于望牛墩镇在拓空间工作上的成效,一大批优质项目加速进入望牛墩,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的产业布局。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望牛墩镇完成GDP53.3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镇街排名第3。
产业空间拓出来,望牛墩以此为契机,全力以赴抓好投资,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和落地,全力支持服务好企业的增资扩产和技改投资。
在位于望牛墩镇(村)的临港产业园,属于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望牛墩镇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随着兆威、卓蓝、凯德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并逐步投产,临港产业园“朋友圈”不断扩大。
走进位于临港产业园的东莞市卓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蓝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机器设备全速运转,各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动化机器和员工默契配合着赶订单、忙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于2021年11月开始动工建设,截至今年11月中旬,项目1号厂房、2号厂房、3号宿舍楼已初步建成投入生产。
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专业研发、制造、销售、售后于一体的锂电池企业,也是《中国锂电池出口前20强企业》和《中国电池百强企业》。
该公司位于望牛墩的锂电芯及储能电池研发生产总部项目一期已建成1、2号厂房并投入使用,旁边的二期项目地块已于今年下半年完成供地并动工建设。
“总部作为省重点项目之一,望牛墩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全建设周期跟踪服务,在项目审批、落地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负责人张东明介绍,项目2021年12月土地摘牌,2022年12月试产,仅用1年时间就实现了落地见效,彰显了重大项目落地见效的“望牛墩速度”背后的优质服务。
此外,广合科技东莞智能自动化数控加工及电子制造服务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公司负责人表示,1号、2号厂房已顺利封顶,项目在2024年达产后预计能达到约120万平方米/年的数控加工能力,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亩产税收贡献80万元/亩。
项目的相继落地、投产,离不开望牛墩镇优质服务的支撑。望牛墩镇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叶慧君介绍,通过建立“产业链党建”新模式,望牛墩镇形成了党员领导干部领办抓党建促项目推进机制,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链条“点对点”跟踪服务,加快项目落地投产,今年推动6个重大产业项目动工建设。
近年来,东莞着力打造新能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入新的竞争赛道,望牛墩提出,今年将聚焦“龙头链主+专精特新”开展大招商、招大商。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瞄准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等产业,我们将继续吸引更多与主导产业相符的总部项目进驻。”叶慧君表示,未来,望牛墩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市、镇重点产业项目加速建设,推动一批项目实现投产,集中优势资源培育1-2个产业新支柱。(记者 马慧敏 通讯员 东莞日报 刘志斌 刘维佳 望牛墩宣教文体旅游办公室)(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