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州区“归雁经济”激活乡村振兴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4-10-28 09:29:37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开州区,素有“劳务输出第一区”之称。近年来,该区吸引10万余人返乡创业,带动全区25万余人就近就业。这些返乡创业者被称为“归雁”,他们不仅带回了资金和项目,还带回了经验和智慧,有效激活了农业农村发展。
 
牟韦的返乡创业故事
 
牟韦是返乡创业者的典型代表。10年前,她回到家乡开州,创办了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即食紫水豆干。紫水豆干源于开州大山深处的紫水乡,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牟韦通过租赁撂荒土地种植黄豆,并与豆农签订收购协议,提高了豆农的种植积极性。此外,她还号召村里的留守妇女进厂务工,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如今,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年产值达3000万元,为9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劳务支出约600万元。牟韦的成功不仅让家乡的传统美食和工艺得到了传承,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开州区的政策支持
 
为保证“归雁”在家乡顺利发展,开州区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三免两贴两推荐”政策,即免技能培训费用、免企业开办手续费、免国有资产租金3至6个月,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2年、失业保险补贴,推荐产业项目、就业岗位。这些政策大大降低了返乡创业者的门槛,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蒋开均的冷水鱼养殖项目
 
蒋开均是另一位返乡创业者。他在了解到重庆及周边省份对大型冷水鱼的需求后,选择回到家乡开州投资创办了开县泰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从事冷水鱼养殖。蒋开均表示,“做农业最怕资金流动性出问题”,但开州区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资金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企业每年会将政府扶持资金的41%配股给村里的脱贫户、10%配股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归雁”经济的综合效应
 
开州区的“归雁”经济不仅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归雁”带回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是经验和智慧。开州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徐明表示,“老乡”成为开州引资引智的重要资源。在不同细分领域,开州组建了14个在外专家顾问团,为3万余人开展名师大讲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人才回归+智力回引”。
 
近年来,开州区吸引在外“开商”返乡投资金额达350亿元。今年即将举办的开州区乡情大会上还将有总投资额约10亿元的20余个项目签约落地。这些项目和资金将进一步推动开州区的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总结:重庆市开州区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返乡创业者,这些“归雁”不仅带回了资金和项目,还带回了经验和智慧,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