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东莞茶山镇以一场声势浩大的"祈福乡村游"活动,正式拉开2025年茶园游会的序幕。锣鼓震天,歌舞翩跹,这场延续千年的东岳庙会变体,不仅吸引了本地村民倾巢而出,更引得周边城区游客蜂拥而至。作为茶山镇"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文化载体,活动首日巡游队伍贯穿增埗、寒溪水等六个村落,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传统祈福方阵中,东岳大帝仪仗与"福禄寿喜"四神方阵交相辉映,而增埗村同步展演的农耕文化方阵,则用扁担、稻穗等道具,将乡村振兴战略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民俗符号。
在文物祠堂与现代文旅设施的碰撞中,茶山镇巧妙激活了传统文化基因。卢边村的明清古宅群成为巡游背景板,刘黄村的非遗珠绣工坊变身临时展馆,孙屋村的百年榕树下摆起万福宴长桌——这种"巡游+在地活化"的模式,让民俗活动突破了单纯表演的局限。来自东莞南城的钟氏夫妇追着巡游队伍连走三村,他们发现每个村落的互动设计都暗藏玄机:寒溪水村的AR技术让游客与虚拟神灵合影,粟边村则把月饼生产线改造成沉浸式体验馆。这种古今混搭的叙事方式,恰恰印证了茶山镇宣传办主任的说法:"我们要让千年庙会讲出新故事。"
当传统节庆被赋予产业振兴的新使命,其社会效益正在几何级放大。据茶山镇文旅局统计,首日活动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环比增长210%,华美月饼等本土企业的定制化产品预售量突破万件。更值得关注的是,活动通过"一村一品牌"的差异化运营,成功将分散的文旅资源串联成线:增埗主打农耕研学,卢边聚焦宗祠文化,刘黄力推非遗工坊。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运作逻辑,不仅让村民卢金玉们感受到"传统文化能当饭吃",更探索出民俗活动市场化运营的新范式。随着万福宴、珠绣展等后续活动的展开,这场持续15天的文化盛宴,正在改写人们对传统庙会的认知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