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国际妇女节115周年之际,东莞可园博物馆与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联袂打造的"岭南四时春·静绽芳华禅茶雅集"活动,以极具穿透力的文化叙事揭开城市人才战略新篇章。这场融合岭南园林美学与禅茶文化的沉浸式雅集,不仅重现了清代岭南画派发源地的人文盛景,更在当代人才争夺战中祭出文化底牌。
可园博物馆副馆长秦文萍向笔者透露,这座始建于1850年的岭南名园正经历着文化价值的战略重构。从张敬修时代的文人雅聚,到如今优才卡持有者的文化沙龙,可园正以"城市文化会客厅"的定位,重构高层次人才的精神坐标。数据显示,东莞现有高层次人才超18万人,其中女性占比达37.6%,这场专为女性优才定制的文化盛宴,恰是城市柔性引才策略的具象化表达。
活动现场暗藏玄机:茶道表演暗合"和敬清寂"的处世哲学,古筝演奏隐喻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对话,而花艺创作则成为人才生态建设的视觉隐喻。来自河南的科技工作者黄滢冰坦言,东莞特有的人才服务矩阵——从"人才周"专业平台到"她力量"成长计划,构建起人才发展的多维支撑体系。这种将硬核政策包裹在文化体验中的创新模式,使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争夺战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活动释放出强烈信号:东莞正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人才磁吸力。市人社局副局长汤丽华透露,2023年东莞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同比增长23%,"莞爱人才"品牌已形成政策扶持、文化浸润、生态培育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这种从"给政策"到"造生态"的转变,在袁倩冰等本土人才身上得到印证——其团队研发的精密制造技术已填补国内3项空白。
莞讯网观点:当文化IP遇见人才战略,东莞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可园故事"。这场雅集不仅是对女性价值的礼赞,更是城市发展范式转型的隐喻——在硬核制造底色上叠加文化柔性力量,以精神共鸣重构人才与城市的深层羁绊,这或许正是东莞冲击"人才友好型城市"的破局之道。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