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迎宾馆签约台前,六份协议同时落笔。深圳低空经济协会秘书长与东莞产业联盟代表的手紧紧相握,腕表表盘映出电子屏上跃动的航线图——7月3日这场400人规模的低空经济发布会,以37个场景机会清单为饵,正钓起大湾区产业资源。当东莞交控集团与深圳IDEA研究院交换文本时,松山湖上空恰有物流无人机掠过,精准投下签约仪式所需的物料箱。
场景清单激活制造基因
发改局负责人展开的《机会清单》如同产业罗盘,37个场景需求直击痛点:在谢岗镇分会场,一台六旋翼无人机正悬停在百米高空,高压水枪喷射水流清洗幕墙,演示着"高空作业"场景的落地可能;水乡管委会展台前,"穗莞跨城低空物流配送航线"的立体沙盘延伸向广州黄埔保税区,货仓闸门感应到无人机抵近自动开启。这些实景演示正牵引着产业资源流向——清单发布半小时内,已有14家企业在对接系统注册,特种维修企业"鹰眼科技"当场签下松山湖机库建设意向书。
深莞双城共舞低空
深圳IDEA研究院带来的"低空大脑"系统引发骚动。这套智能融合系统在东莞的首次路演中,实时调度着全场17架演示无人机,避障算法让机群在10立方米空间内零碰撞穿梭。更深的协同发生在幕后:东莞理工学院与中国AOPA签署的培训协议,将引入深圳教员团队;东莞联通与英武航空的合作,则让5G专网覆盖东莞85%低空走廊。正如深圳协会代表所言:"东莞工厂的钣金车间正在为我们的物流无人机量产起落架。"
百场景倒计时启动
南城街道的展区化身未来生活秀场。潮玩盲盒从无人机舱门落向领取区,年轻人在增强现实眼镜中追逐虚拟飞龙——这些"潮流配送""低空文旅"场景已进入落地倒计时。松山湖管委会宣布年内开通环湖观光航线,水乡经开区正改建旧厂房为无人机整机制造园。发改局"场景专员"王工的工作屏弹出新消息:首批12个场景进入方案深化阶段,他的日历上标注着"百日攻坚"节点。当无人机编队在迎宾馆穹顶拼出"100+"字样,这座制造业大市向低空蓝海投下的锚,已在产业链的深水区牢牢咬住海床。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