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乌沙村田间地头呈现勃勃生机。市级植保专家李亚辉手持药剂喷洒器,在连片稻田边向30余名农技骨干现场演示防控技巧:"红火蚁巢穴识别要看地表颗粒状土堆,配药必须按1:1000比例稀释......"这是洪梅镇5月19日举办的红火蚁防控实训现场。通过"理论讲解+田间实操"的创新教学模式,农技人员已掌握精准投药等6项关键技术。
面对今春咸潮对300亩农田的侵袭,特派员团队48小时内制定"抗咸复耕作战图":引入耐盐碱的"珍桂矮1号"水稻品种,运用北斗导航无人机完成精准飞播,配套建设田间暗管排盐系统。农户陈伯看着返青的秧苗欣喜道:"原以为要撂荒的地块,现在亩产预计能达800斤。"
政企协同正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在2月召开的产业对接会上,"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引发企业关注。镇农技人员深入基地开展"保姆式"服务,从田块翻耕到智能育秧提供全流程指导。随着洪梅镇与市农技办、乌沙村三方乡村振兴协议的签订,由12名专家组成的服务小分队已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导26次。
"我们正着手建设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计划在夏种前完成抗咸品种全覆盖。"洪梅镇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透露,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已储备耐涝稻种3.2吨,组建由气象、水利专家组成的应急服务队,全力守护粮食安全生命线。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