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东莞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释放硬核改革信号。市住建局局长莫伟鸣在部署2025年八大攻坚任务时强调,将推动厚街、寮步等5个中心镇实现小城市标准跨越式发展,同步启动道滘镇"光伏+建筑"全域试点,剑指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筑标杆。
在民生保障领域,东莞祭出"组合拳":年内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15000套建设指标,创新推行保障房"业主预看房"制度,确保政策性住房品质不降级。针对城市更新痛点,将完成2000年前老旧小区清零改造,同步推进50台既有住宅电梯革命性升级,4057台老旧电梯更新纳入国债申报清单。
数字化转型成为住建治理新引擎。会议明确构建"以图管工城"智能监管体系,探索限额以下工程"保险+视频+巡检"三维管控模式。混凝土行业将建立从原料到施工的全链条溯源系统,建筑业装配式占比目标锁定35%,星级绿色建筑覆盖率突破50%红线。值得注意的是,东莞首次提出"现代化产业园保障房集群"概念,推动产业载体与居住空间深度融合。在稳住房地产基本盘方面,强调通过工程标准体系重构解决"顶层设计空转"痼疾,试点房屋安全"三项制度"为城市更新注入法治基因。
莞讯网观点:此番改革既瞄准城市能级跃升的战略支点,又直击民生痛点精准发力。光伏建筑试点与绿色农房建设双线推进,彰显低碳转型决心,但需警惕政策红利被稀释风险。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平衡效率与公平,将成为检验改革成色的关键标尺。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