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大剧院穹顶的聚光灯骤然亮起,九岁领舞陈雨桐在倾斜的镜面舞台上腾跃,足尖划过之处流光荡漾。7月13日晚,由维吾尔族舞蹈家玉米提编导的原创少儿舞剧《小盒子》揭开面纱。当百余小演员化作旋转的彩色积木时,台下嘉宾席的依力凡·吾买尔轻声赞叹:"这群孩子用身体解构了空间哲学。"此刻的舞台已成魔术匣——东莞保利青少年中国舞团成立仪式与舞剧首演正同步绽放。
镜面舞台照见未来
排练厅后台,玉米提为小演员调整着发光头饰。"这片30度倾斜的镜台是舞剧灵魂。"他指着舞台模型解释。剧中"禁锢之盒"的场景通过镜面无限反射实现视觉奇观,十一岁的张天宇需在倒影中完成七连转。开演前两小时,舞者艺术中心教师发现第三幕纱幕透光不足,紧急调用五百米反光条缝入戏服——这些藏在褶皱里的巧思,终让"逐光少年"篇章绽放出星河效果。
名家执掌育新苗
剧场贵宾室,东莞保利总经理余翔将烫金聘书递予玉米提,水晶印章压下的瞬间,玻璃门外挤满小舞者好奇的脸庞。新成立的青少年舞团已纳入梯度培养体系:八月《只此青绿》少儿版进京计划刚公布,国家大剧院专属化妆间的设计图已传至舞团家长群。仪式现场,广东省歌舞剧院首席孙然俯身给团员佩戴徽章时笑言:"这枚团徽会见证你们从玉兰剧场跳到世界舞台。"
艺术教育破界生长
在侧台候场的间隙,十二岁团员李薇展示着手机里的排练日志:"玉米提老师要求我们用舞蹈解数学题。"这种"沉浸式剧场实践"教学模式正催生化学反应——小演员们通过肢体语言诠释几何分割,用队形变换演示物理力学。舞剧终幕时,孩子们托举的巨大立方体缓缓开启,无数光斑洒向观众席。保利艺教中心主任望着满场星光感慨:"这不仅是舞台机关,更是东莞青少年美育的破界之光。"
大幕合拢时,工作人员发现镜台角落贴着张便签:"谢谢盒子装下我的芭蕾梦——雨桐"。那方斜切舞台仍倒映着穹顶的余晖,恰似这座城市为艺术幼苗撑起的万花筒。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