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敏携千年莞香登台,双非遗碰撞粤剧新章

娱乐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7-11 10:18:02
 
 
 
 
  广州大剧院后台,曾小敏的化妆台前陈列着六套截然不同的头饰。从先秦采香女的荆钗布衣到民国志士的素色旗袍,这位粤剧"梅花奖"得主正为生平最具挑战的角色做准备——在粤剧《最是女儿香》中,她将跨越六世轮回,演绎莞香千年传承中的女性史诗。7月16日,这部由东莞与广东粤剧院联合打造的年度大戏即将首演,世界级非遗粤剧与国家级非遗莞香的碰撞,正掀起岭南文化的新波澜。
  六世轮回凝香魂
 
  "第三世马嵬坡的杨贵妃,水袖需沾龙脑香粉甩出泪痕。"导演张曼君在排练现场精准把控细节。三年前主创团队深入东莞寮步香市采风时,编剧盛和煜发现惊人隐喻:莞香树遭刀劈虫蛀后才分泌树脂凝结香韵,恰似剧中角色历经家国离乱而精神弥坚。曾小敏的表演更将物理特性化入身段——她以传统"子喉"唱腔演绎汉朝香女,却用现代舞的肢体语言表现雷火焚身时的痛苦挣扎。这种"守魂破形"的创新,让采香女与革命志士的命运在"愈伤愈香"的主题中交织升华。
  千年香脉活态传承
 
  在寮步牙香街非遗工坊,沉香木屑正被填入模具压制成篆香。这条始于唐代的"广东四大集市"之一,如今成为剧目文旅联动的枢纽。《最是女儿香》巡演同步推出"莞香文化体验线路":观众可先在东莞亲手制作"女儿香"香牌,再到江门新会陈皮村体验香食创意。更精妙的是剧情设计——先秦男女以香坠定情,民国志士借沉香传递情报,非遗元素贯穿戏剧冲突。当东莞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展示百年香农族谱时感叹:"剧中莞儿六世寻香的执着,正是莞香匠人三十代传承的写照。"
 
  双非遗赋能产业新生
 
  剧场外的文创展台,莞香精油与粤剧脸谱面膜组成"嗅觉视觉CP"。这种产融结合早有伏笔:曾小敏2022年演唱粤歌《最是女儿香》MV时,镜头掠过东莞21处香文化地标。如今剧目衍生开发更进一步:香道大师配制的"六世轮回"香氛套装,对应角色命运的前调清苦、中调甘醇、尾调绵长;粤剧院联合香企开发的智能香盒,扫码即可播放剧中经典唱段。随着"一城一剧"计划的推进,东莞千亿级香产业正借文化IP打开新赛道。
 
​  演出信息​
 
  广州首演:7月16-17日 广州大剧院
 
  东莞站:7月23-24日 玉兰大剧院
 
  江门站:7月30日 侨都大剧院
 
  文旅专线:15999999999(莞香文化体验之旅咨询)
 
  当曾小敏佩戴最后一套头饰——镶嵌沉香木片的金步摇走向舞台时,千年香脉已化作绕梁清音。这缕从历史深处飘来的女儿香,终将在现代剧场完成跨越时空的馥郁绽放。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