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剧场穹顶的水晶灯暗下,87名普特儿童的手指在盲文乐谱上摩挲出《光亮》的第一个音符。6月28日晚,当"慈幼之声"合唱团的休止符悬停在半空,评委席突然亮起追加的"心光璀璨奖"灯牌——这束为特殊群体增设的追光,照亮了第八届东莞合唱节颁奖礼的夜。台下香港同乡会校长曾英贤的西装内袋里,《东方之珠》的五线谱褶皱处还沾着彩排时的汗渍,此刻正与台上"福彩慈爱"艺术团的轮椅方阵共振。
后台的奖杯陈列架见证着全民参与的热潮。工作人员将新增的声乐组合奖牌嵌入展柜时,刁志军指挥的授课视频在侧屏同步播放——两周前大师班的笔记被东莞日报社记者拍下特写:"童声呼吸控制法"的示意图旁,标注着本届196支决赛队伍的晋级轨迹。直播组的实时数据屏突然闪烁:线上观看量冲破130万阈值,文化莞家平台的弹幕流中,某条"十年老团员报道"的留言获赞三千次,发帖人正是大岭山少年团的李禹彤。
在统战系统的备场区,镶水钻的黑色礼服与僧袍袈裟相邻悬挂。新阶联女企业家林薇轻触台湾团员递来的冻顶乌龙茶罐,罐身贴纸写着《阿里山的姑娘》改编谱片段。当《我和我的祖国》前奏响起,港澳台侨联队的珍珠耳饰随节拍轻颤,与宗教人士合唱团襟前的檀木念珠碰撞出细碎声响。此刻场外网红打卡点的快闪视频墙,正回放五月以来镇街工厂的合唱影像:长安车间里沾着机油印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歌谱,清溪稻田边农妇们排练《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惊飞的鹭鸟群。
零点钟声敲响时,中国合唱协会顾问李西林在散场通道驻足。他的手机定格在"全场合唱"的震撼画面:台上十个金奖团队与台下三千观众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声浪掀动了舞台监督胸前的"永远跟党走"纪念徽章——这枚始自2010年首届赛事的旧徽章,与新增的"心光璀璨奖"奖杯在展柜里并置,恰似东莞十六载合唱史的和声图谱。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