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随着最后一科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东莞约4.4万名考生结束了为期三天的高考征程。考场之外,一场由全市志愿服务力量构筑的立体护航行动同步落下帷幕,成为这个夏天里一道动人的风景。这场护航行动始于精密的顶层设计。高考前夕,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向全市发出《关于做好中高考期间专项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及《护航青春助力梦想》爱心助考倡议书。依托高效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该部统筹调度全市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各级志愿服务协会及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在全市28个考点实现党员志愿服务驿站全覆盖。驿站如同一个个前沿堡垒,成为服务考生与家长的第一线。市委社会工作部还会同公安、卫健、生态环境、交通、应急、城管、市场、共青团等近十个职能部门,围绕静音护考、畅通出行、考务协助、应急保障等重点领域,精准开发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党建引领筑起坚实的助考阶梯。
高考期间,身着统一标识的党员志愿者们总是最早出现在考点外围。他们搭建起爱心助考服务点,免费提供矿泉水和防暑降温物资;协助维持考场外围秩序,参与治安巡查,疏导周边交通,整治可能影响考试的噪音源;更不忘向步入考场的学子送上真诚的鼓励,为在烈日下焦灼等待的家长递去一份清凉与安心。他们的身影,让鲜红的党旗在志愿服务一线高高飘扬。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新就业群体在此次护航中主动担当,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东莞市道路运输行业党委的动员组织下,市出租车行业协会联合滴滴、哈啰、曹操等网约车平台企业,连续第三年发起“爱心送考”行动。今年规模再升级,30家爱心企业共投入226辆送考车,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六大片区所有考点。每辆送考车均由党员司机或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驾驶,提前熟悉路线并接受专业培训,车内配备文具和应急药品,还有应急保障车辆随时待命。莞城京东快递则发挥自身“快”的优势,推出“忘带东西不用慌”应急服务项目,组建全职骑手应急小队,利用快递、外卖小哥对路况的熟悉和快速响应能力,为忘带证件或急需简易医疗用品的考生开辟绿色通道,随时准备处置突发状况。
心理状态的稳定对考生至关重要。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依托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全市专业社工力量,深度聚焦考生心理减压需求。东莞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发出“三招教你稳住孩子心态”实用课程,主动将这套应考心理抚慰资源免费送入学校、小区,直达家长群体。市积极心理学协会结合“一村(社区)一心理师”专项志愿行动,深入社区开展考前心理减压公益讲座,组织轻松有趣的团体辅导游戏,帮助考生缓解焦虑、增强信心。作为中央社会工作部明确的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东城星城社区依托“星心守护”志愿服务项目,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专业力量为考生及家长提供考前心理健康咨询,引导考生以更从容心态步入考场。志愿服务的暖流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更多社会力量自发加入这场爱心接力。寮步香城小学和外国语初级中学的家长志愿服务队,坚持在市第六高级中学和外国语学校考点外驻守,贴心为陪考家长提供凉凳、遮阳棚、爱心伞和饮用水;虎门志愿者协会组织爱心人士,为辛勤服务的助考志愿者送去防暑降温物资;各市属高中志愿服务组织则在考前精心策划“喊楼”加油活动,设计“一举高‘粽’”、“985”祝福红包、“金榜题名”文化墙等饱含寓意的暖心场景,为考生注入满满正能量。从考点外党员驿站的坚守,到爱心送考车的穿梭,从快递小哥的应急待命,到专业社工的心理疏导,再到无数家长和爱心人士的自发行动,每一个为高考奔忙的身影,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莞邑大地的温暖护航网络。这场全民参与的“接力赛”,汇聚成支撑4.4万追梦学子的最坚实后盾,也成为“志愿东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