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场馆运营赛道中杀出重围的厚街科普馆,近日以"黑马"姿态斩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5-2029)"认证。这座开馆仅365天的科技场馆,凭借年公益接待量突破1.3万人次的硬核数据,与鑫源食品文化博物馆、太粮米饭探知馆形成"三足鼎立"的省级科普矩阵,为东莞科普版图注入强劲动能。这座占地1200㎡的科技磁场,以航天航空、生命科学、3D打印等八大主题展区构建沉浸式科普场景。通过VR交互设备、动态模拟装置等83组高科技展项,将深奥的量子物理、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转化为可视化体验。运营数据显示,其独创的"展教融合"模式已吸引47个研学团队深度参与,青少年群体占比超23%,成功激活新生代科技基因。
在科普供给侧改革层面,场馆构建起"双轮驱动"发展模型:对内斥资升级全息投影实验室、AI科普助手等智能设备,组建由12名专业讲师构成的人才梯队;对外联动镇科协、教育系统打造"科普生态圈",创新推出"科学探索护照"积分体系,实现科普资源社会化运营的破局。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使其在省级评审中斩获专家组"资源活化度最高"的特别评价。
值得关注的是,厚街镇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科普产业集群。鑫源食品博物馆深挖传统食品科技内涵,太粮探知馆聚焦现代粮食安全议题,与厚街科普馆形成差异化布局。三馆通过"科普专线巴士"实现客流共享,联合开发"从田间到舌尖"等主题研学课程,年度协同开展科普活动超50场次,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科学教育网络。
莞讯网观点:厚街科普矩阵的崛起印证了"科技普惠"的新可能,其成功关键在于打通政企协同的任督二脉,以市场化思维重构科普资源配给体系。当科普教育突破场馆围墙,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城市基因,这场静默的科学启蒙运动正在重塑东莞的创新生态。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