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7日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东莞市政府交出了一份极具含金量的教育发展答卷。这座制造业重镇正以雷霆之势推进教育强市战略,在高等教育布局、基础教育改革、产教融合创新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高教矩阵强势崛起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首期投入运营即实现"开门红",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建成交付改写东莞高教格局。东莞理工学院更以两个ESI全球前1%学科的突破,展现本土高校科研硬实力。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动与国内外顶尖高校联合办学",释放出构建开放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强烈信号。
基础教育攻坚破局
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教育供给压力,东莞以"新增4.2万公办学位"的实绩领跑全省。更具战略意义的是,通过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落地、公办中职100%开设现场工程师专班等举措,率先破解素质教育和产业需求衔接难题。体质健康优良率全省登顶与"阳光食堂"建设工程,则彰显全人教育理念的立体化实践。
2025锚定三大战略支点
新年度规划中,东莞祭出三大战略组合拳:投资逾3万个基础教育学位扩容工程,探索跨区域学位统筹调配机制;加速推进香港城大二期、大湾区大学设立等高校基建;更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实体化运作,打造产教融合"东莞范式"。值得玩味的是,"人工智能应用实验校"的布局,暗合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纵深。
莞讯网观点:东莞教育强市战略已突破单纯资源投入层面,正通过高等教育矩阵重构、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构建三维支撑体系。这种将教育发展与人口变迁、产业升级深度绑定的战略思维,或为湾区城市群教育现代化提供全新解题思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