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常平:一颗台球撬动城乡融合新范式

财经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5-09 09:11:01
 
  东莞常平镇的乡间巷道正被台球撞击声改写命运轨迹。这座曾以制造业闻名的岭南小镇,正通过斯诺克运动的产业化布局,撕开城乡融合发展新切口。国家级运动员驻村执教、国际赛事流量变现、全产业链集聚成型的三重势能叠加,构建出乡村振兴的立体化实践样本。
 
  在桥沥村占地2000平米的台球主题公园,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的硝烟尚未散尽,96名村民选手已在改造后的标准化球台上展开新一轮厮杀。驻村教练刘宏宇的战术板悬挂在村史馆显眼位置,这位前国手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村庄的文化基因。"村民日均打球时长突破3小时,棋牌室转型率达82%。"村党委委员马康宁展示的数据背后,是农房微改造专项资金倾斜文体设施的成果。当泥泞村道蜕变为台球主题街区,污水塘升级为赛事直播湖景看台,昔日的工业村正经历着文化重构的阵痛与新生。
 
  赛事经济的乘数效应在土塘村得到具象化验证。台球桌生产车间里,激光切割机的火花与出货区扫码枪的蜂鸣此起彼伏,博爵台球销售负责人姚西林指着待发货车坦言:"Q2订单量同比激增240%,镇村两级的生产性补贴让我们敢接国际订单。"该村已形成台球桌制造、碳素球杆研发、赛事周边生产的完整产业链,6家规上企业贡献着全镇35%的文体装备出口额。村党委书记黄炳康的办公桌上,斯诺克主题民宿规划图与智能球桌专利证书并置,揭示着传统制造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野心。
 
  在漱新村占地12万平的斯诺克中心建设现场,塔吊林立的工地正将规划蓝图转化为实体空间。这个由镇村联合投资的超级综合体,未来将承载国际赛事运营、运动员培训认证和装备展贸功能。"我们已与WPBSA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三年内培育50名职业运动员。"党总支书记陈炳伦的底气源于政策工具箱:土地置换优先保障文体用地、税收返还吸引赛事运营企业、专项基金孵化本土俱乐部。当斯诺克产业园区与"四小园"生态改造工程形成空间叠合,新型城乡关系的实验已突破单一经济维度。
 
  从桥沥村的文体破局到土塘村的制造升级,从漱新村的产城融合到全域赛事IP打造,常平镇的乡村振兴叙事始终贯穿着斯诺克运动的产业逻辑。这种将小众运动转化为大众生产力的实践,或许为珠三角城乡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解题思路——当台球撞击的脆响与乡村振兴的轰鸣共振,一座小镇的突围之路正在为更多县域经济转型提供镜鉴。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