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百千万工程"三年蝶变 文旅融合引爆城乡振兴新动能

财经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5-07 10:05:00
 
  三载砥砺,破茧成蝶。东莞樟木头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改革利刃,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版图上划出醒目的振兴轨迹。这座曾以传统制造业立身的城镇,正以"13510"典型体系为作战图,通过产业重构、空间重组、生态重塑的"三把火",将城乡融合的蓝图淬炼成可触可感的现实样本。
  文化基因的产业化裂变正在改写城镇发展逻辑。依托"中国作家第一村"这一国家级文化IP,樟木头创造性地将文学势能转化为文旅动能。今年"五一"墨隐雅集系列活动中,文学创作工坊与AI技术碰撞出思维火花,亲子家庭在《山海经》与《三体》的跨时空对话中完成文化启蒙;文学地图寻宝游戏使古籍经典化作可探索的实体坐标,青少年在GPS定位与诗词解码的融合体验中触摸文明脉搏。泊·文学书店内,科幻作家马传思的跨界课堂座无虚席,这种"文学+科技+教育"的立体化渗透,正重塑城镇的文化肌理。
 
  消费升级的深层逻辑在夜间经济中显露锋芒。当"作家村"主广场的霓虹点亮夜空,传统市集完成现代性蜕变: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哪吒黏土塑像技艺,文创产品交易额较去年同期激增240%;独立乐队与古典民乐的同台竞演吸引超万人次驻足,音乐消费带动周边餐饮收入环比增长178%。镇政府打造的"星空剧场"成为现象级消费场景,数据显示,夜间文旅项目对全镇五一假期旅游收入的贡献率突破65%,印证"月光经济"的含金量。
  产城融合的化学反应在空间重构中持续释放。九洞森林公园的生态绿廊串联起12个特色文旅村落,废弃厂房转型为数字创意产业园,吸引27家文化科技企业入驻。农村集体用地通过"三旧改造"政策盘活,建成粤港澳影视拍摄基地和作家创作基地,土地亩产效益提升15倍。绿美生态工程实施以来,全镇新增口袋公园23个,滨水休闲带游客量同比增长310%,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通道全面打通。
 
  从"制造车间"到"文化会客厅",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樟木头镇用三年时间完成发展范式的革命性跃迁。统计数据显示,该镇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从2021年的7.8%跃升至18.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53:1,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全部超千万。这场以文化为切口、以生态为基底、以产业为支撑的立体化变革,正在书写大湾区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