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版权经济交出"三高"成绩单:行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就业吸纳超60万产业工人,外贸出口贡献率突破14%。在4月23日举行的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这份含金量十足的产业报告揭开了"世界工厂"向"版权重镇"转型的底层密码。
调研数据显示,版权产业对东莞经济底盘形成强力支撑。2023年行业增加值达1035.16亿元,较2014年实现翻倍增长,GDP占比提升至9.05%的历史高位。在五大支柱产业版图中,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服装、造纸三大版权相关产业构成核心增长极;四大特色产业中,玩具、家具、包装印刷均深度融入版权要素。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指出,这种"3+3"产业矩阵标志着东莞完成从传统制造向版权经济的战略转身。
外贸出口版图更折射出版权经济的裂变效应。170.57亿美元的版权商品出口额中,智能手机单项贡献率高达39%,坐实东莞"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的产业地位。值得关注的是,视听电子产品以80%的压倒性占比领跑出口赛道,11.38%的全市出口贡献率背后,是OPPO、vivo等本土品牌构建的千亿级移动终端生态圈。海关数据显示,每10台出口手机中就有3.5台产自东莞智能工厂。
产业革新浪潮在传统与新兴赛道同步奔涌。潮玩产业异军突起,玩具制造业通过IP运营实现价值跃升,泡泡玛特等企业将东莞车间变为全球潮玩策源地;纺织服装业开启"柔性智造"革命,个性化定制系统将打版周期压缩至72小时;家具业借力工业设计斩获27项红点大奖。在新兴领域,软件产业以全省增速第一的态势狂飙突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连接超20万家制造企业。
"这不是简单的产业升级,而是城市基因的重构。"崔海教在发布会上强调,当版权要素深度植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肌理,东莞正孵化出全球罕见的"版权智造"新物种。随着4K/8K超高清、元宇宙等新赛道加速布局,这座制造业大城的版权经济故事才刚刚启幕。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