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万吨坦桑尼亚产动力煤日前完成历史性破冰之旅,"红星"轮经新沙海关全流程监管顺利卸货,标志着中坦能源贸易开辟全新通道。作为区域大宗商品枢纽,东莞麻涌新沙口岸以智能化监管体系为支撑,实现首单业务通关时效提升48小时,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链注入新动能。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孙雯向记者透露,新沙海关"一船一策"定制化服务打破传统通关壁垒,通过关企联席机制预判风险节点,创新实施"船边直提+同步质检"双轨并行模式,使企业物流成本直降15%。值得关注的是,该关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监管矩阵成效显著:煤炭传送带集成式采样装置实现卸货、检测同步作业,全流程信息监控系统将取样送检时长压缩70%,数字孪生技术赋能的"云监管"平台使单次查验作业效率提升3倍。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散货集散中心,新沙口岸2024年前两月煤炭进口量达449.4万吨,同比增幅10.7%领跑区域港口。海关关长办公室透露,正在构建的"跨境能源数字走廊"将深化关港联动机制,依托区块链溯源技术打造从矿山到电厂的全程可视化监管链,预计年内实现非洲能源进口规模突破千万吨级。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