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制造业重镇东莞在2025年春季人才争夺战中祭出组合拳。这座拥有千万级人口的"世界工厂",在完成8.86万节后刚性用工保障后,又以政策创新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开启新一轮高质量人才储备战。截至2月18日,全市用工需求解决率达99.41%,16.41万就业岗位精准匹配的背后,折射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
政策工具箱持续发力,真金白银撬动市场活力。东莞率先兑现"新增就业补贴"政策,企业每招用非莞籍员工即获千元补贴,单家企业最高可获30万元扶持。政策红利直接激活市场主体参与热情,广东先锋人集团等头部人力资源机构携40家企业、6000余岗位跨省"抢人",直播招聘单场吸引3万人次围观,930人达成就业意向。厚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新"技能培训工学交替"模式,将智能智造装配电工等实训课程嵌入用工体系,构建起"岗位供给-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的全周期服务链条。
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显现虹吸效应。东莞市技师学院新能德产业学院的招聘摊位前,自动化设备演示引发求职者围观。现场负责人杨华有的成长轨迹颇具代表性——这位通过东西部协作走出云南山区的青年,五年间从贫困户子女蜕变为省级技能竞赛冠军,如今以教师身份反哺人才培育。数据显示,东莞技能人才总量已达165.49万,高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38.18%,"莞易学"平台汇聚4000余门课程,年均35.6万人次参与技能提升。
产业升级倒逼用工结构深度调整。2025年首季数据显示,重点企业技工需求同比激增11.43%,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扩大15.55%,管理人员需求涨幅达23.13%,与普工需求下降0.93%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结构性变化与东莞"大技改"战略同频共振——2024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2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万家大关。市政府近期出台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更将"技能红利"与"智能红利"深度融合,推动用工需求向技术密集型岗位加速迁移。
莞讯网观点:东莞用工战略正经历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质变跃升,这场静悄悄的人力资源革命,既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城市竞争力重构的关键落子。当"抢人大战"升级为"育人持久战","世界工厂"正在书写新时代的产城融合答卷。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