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帅气小鲜肉痴迷皮雕

民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9-11 09:43:42
  东莞一帅气小鲜肉痴迷皮雕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拼才华。”这句网络语言用在余博伦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讲真,如果没有4年前那次偶然接触到皮雕,学习服装设计的余博伦按照此前既定的轨迹走,毕业后应该会走专业道路,从事服装行业,做着服装打版的工作。但人生没有如果,眼前这位自称为“菠萝”的93年的帅气小鲜肉,早已痴迷皮雕。
 
  去年,余博伦在东莞开了一家做皮雕的文化公司,尽管目前余博伦还是处于入不敷出阶段,但他对未来的走向很清楚,认为皮雕的未来会是不错的,于是坚持朝着自己的方向奔跑。“我进入了这个坑,暂时还没想过要出去,我很享受坑里的感觉。” 余博伦说。
 
  尽管现在00后都已经出来创业了,但记者见到眼前这枚93年的小鲜肉时还是感觉意外,他年轻帅气,又偏偏带着点懒散的文艺范,让你以为他还是一个大二大三的艺术生。
 
  余博伦发了好一会儿呆,然后自嘲说自己记性不太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皮雕的,只记得2013年国庆期间买了一套皮雕工具,就玩起来了。“玩皮具和玩皮雕的门槛是不一样的,许多人对皮具手作很感兴趣,但真正玩皮雕的人很少,而且大多是男生。”余博伦说,自己一开始也没想很多,做的也很简单,并没有太当一回事。后来因为要学习皮雕,他通过查找皮雕QQ 群,认识了师父“草鞋一只”,第一次看到师父的作品,一下子震撼到了,2014年开始在广州上师父的皮雕课,真正意义上接触皮雕。
 
 
  有意思的是,余博伦至今也不知道师父的真实姓名,但对当初造成此后改变其人生轨迹的那惊鸿一瞥印象深刻。据他介绍,此前他在网上搜集的教材和作品,图片的款式都比较老套,大多为十几年前的风格,虽然也精细,但缺乏自己喜欢的味道。而草鞋师父的作品设计感独到,还带着唯美的中国风,让他颇为惊艳。“反正他的作品很不一样,我也说不清楚,但你能从千万作品中一眼看出是他的来。”余博伦说。
 
  2015-2016年期间,当同学们都在忙着找工作时,生性原本懒散的余博伦毫无危机感和焦虑感。他沉迷在草鞋师父的课堂上,沉迷在做皮雕的敲敲打打中。学习皮雕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出师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反复练习。“我们是分块练习了,一块学好了才能学下一块,比如一朵花,花叶、花心等要分开单独练习,用的是装饰刀线,连常用的压花也要分几块来练习。”余博伦解释说,他光压花就要练习一个月以上,而最难的刀线则要练习三个月以上。
  “我学东西算快的了,别人一个月学好的东西,我7天就能学会。”余博伦补充道,自己领悟能力很高,学东西很快,因此颇受师父喜欢,很快就成了师父的助教。
 
  “不过,过去的那种体验,暂时一去不复返了。”余博伦感慨道,当时跟师父学习皮雕的时候,住在师父家,接受手口相传的传统学习模式,教学直观、细致、亲切,能零距离观摩师父创作,对很多问题、细节和自己的疑惑都可以随时随地问,师父发现自己的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指出来。
 
  “那时候我还是老师的助教,我们很聊得来,很默契,因此每次上课,他一句我一句,跟说相声一样,学员们都很喜欢。”余博伦回忆说,慵懒的脸上带着惬意和欣喜。
 
  对余博伦而言,当时每天要练习十三四个小时,但丝毫没有感到烦闷和孤独,自从回到东莞后,因为氛围少了,有时候还蛮孤独的。“手艺人都这样矛盾吧,有时候希望一个人静静地、心无旁骛地工作,但安静了又特别渴望人能说说话,彼此交流学习。”余博伦感慨说,加上开了公司,就不能由着自己任性、啥都不管地沉浸在创作中,得去推广、普及皮雕、去做业务等自己不太擅长的生意上的事情,因此很怀念从前的体验。
 
  “手艺和推广不能兼顾,大部分匠人应该都有这种无力感吧!”余博伦感慨道。
 
  “手工皮雕易学难工,大众对它的认识还不高,并没有将其看成艺术品,因此对于一个手做皮雕钱包、手包价格那么高,很难接受。”余博伦接着说,自己虽然学东西快,领悟能力强,但做东西却特别慢,别人7天能做成的事情,他反而要一个月,一方面是自己生性懒散、有些拖,更重要的是自己做一个作品总是要打很久很久的腹稿,要先构思设计好了才动手,而且制作过程中又太较劲,所以作品成本更高,至今自己依旧入不敷出。
 
  正因为这些原因,一向很支持余博伦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爸妈,也曾几次劝他找个其他工作,把皮雕作为业余爱好。“但我觉得我已经进坑了,就不想出去,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又是自己很喜欢的,还是要坚持一下的。”余博伦说。
 
  “从事一门手艺饿死倒不至于,而且我认为皮雕还是有未来的,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这门手艺,很多人容易喜欢,慢慢也开始有竞争了。”余博伦沉思了一会儿,淡淡地笑着说,工艺这种东西艺术基本功和创意决定了其艺术价值,他自己有自信做得更专业。
 
  在余博伦看来,国人对皮雕认识不足,主要是该工艺流传进来时间段,而且在产品上运用受限。“西方的皮雕最开始是用在马鞍上的,后来用到了包包和钱包等上面,范围很窄。”余博伦说,因为皮革比较厚和硬,做成整包上影响使用功能和使用的舒适性,因此大多只是作为皮包的某个片面或装饰上。未来的方向应该研发作为独立的艺术作品或往家居类、器具服装类发展,这也是他考虑的方向。
 
  余博伦还表示,在国内皮雕业内,目前已经产生了分支,一部分依旧坚持使用传统的雕刻刀、印花刀雕刻;而许多有美术功底,尤其那些有七八年美术学习功底的艺术生,他们更喜欢用压擦器代替画笔去创作。
 
  很多人不喜欢皮雕的传统唐草图案,“其实唐草也很耐看,只是在装饰性上,许多人习惯铺得满满,没有半点留白,缺乏艺术感而言。”余博伦解释说,只要设计独到、纹路运用巧妙,且拓宽产品运用,唐草依旧会受到人们的喜欢。
 
  不过,根据目前市场形势和为了缓解目前的生存问题,余博伦暂时会把经历放在皮雕推广和培训上。目前他已经和草鞋师父沟通好了,与师父合作,做师父的代理人,推广师父的品牌,和师父一起做培训。余博伦说,既然决定要做,他就要前期花时间将师父的东西系统整理,变成教材,对一些工艺形成标准化,这样既方便教学,也方便产品量产化。
 
  “这是一个系统再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标准化过程,对我个人和对以后教学和产品生产都是非常重要的。”余博伦说,包括产品和生产工具,在一定程度实现标准化量化生产都是未来趋势。(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