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创坊”用莞草编织增强困境家庭妇女增收

民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11-10 10:04:40

  “妇创坊”用莞草编织增强困境家庭妇女增收
 
  在沙田镇穗丰年水道的绿道边有一座精致的疍家茅屋,名为“妇创坊”。这是沙田镇妇联等单位为帮助镇内困境家庭妇女而设的一处“驿站”,依托莞草文化保育项目,组织镇内困境家庭妇女学习莞草编织技艺,创作莞草编织作品,在售卖编织作品增收的同时,增进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实现自强自立。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名镇内困境家庭妇女因此受益。
 
  沙田镇穗丰年水道的绿道边有一座精致的疍家茅屋,它以竹木为壁、莞草覆顶,名为“妇创坊”,旁书对联“构筑心灵驿站,传承草编工艺”。
 
  据沙田镇妇联工作人员凌玲介绍,这个“妇创坊”颇有来历。2014年,为了帮扶镇内一些困境妇女,沙田镇妇联与沙田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的社工经过走访调研,结合沙田地方特色,推出了“妇女创新天”莞草编织生计项目。该项目旨在重现莞草编织技艺,帮扶镇内困境妇女实现创收。短短两年间,该项目帮助50名困境家庭妇女实现了经济创收,还促进了她们彼此间的交流,增强了她们的自信。
 
  去年,在省、市妇联相关领导的启发下,莞草编织生计项目向莞草文化保育项目过渡,并将保育项目落点到沙田沙新区。莞草文化保育项目通过莞草文化推广小组、亲子乐莞草作坊、寄卖莞草编织品等方式发动社区妇女骨干加入进来,成功发展了以基层妇联为纽带的莞草妇女合作社,让广大妇女更好地服务社区,展现自身价值。
 
  不过,莞草文化保育项目实施以来一直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办公推广场地,今年,通过沙田镇妇联的多方沟通,该项目终于找到了现在这个固定场所——沙田镇穗丰年水道绿道边的这个湿地公园驿站。
 
  随后,通过网上征名等方式,这里有了“妇创坊”这个响亮的名字,意为妇女创业创新工作室。
 
  记者在“妇创坊”里看到,面积不大但干净整洁的室内摆放着不少莞草编织作品,花篮、酒杯、灯笼、草席、果篮等琳琅满目,件件编工精致,独具特色。
 
  除了编织作品,室内还陈列着不少与莞草收割和编织有关的用具的照片,配着介绍的文字。此外还有一些从坊间收集来的工具,包括收割、编织莞草时用的“猪肉菜刀”“莞草手袖”“破草刀”等。
 
  据介绍,“妇创坊”里有专门的莞草手工艺品展示寄卖区,用以展示和售卖沙田镇困境家庭妇女编织的莞草手工艺品,售卖所得的八成返还给这些莞草手工艺品的制作者,另外两成用来作为莞草文化保育项目的公益基金。
 
  莞草编织为贫病家庭注入温暖
 
  郭敏尤是沙田镇民田村村民,小时候跟父母一起生活在沙岛。那时的沙岛是沙田镇一个莞草基地,岛上老一辈人都对莞草有着很深的感情,割莞草、晒莞草、编织莞草是她的父辈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成家后的郭敏尤曾被家庭的变故压得一度喘不过气来,丈夫患肝硬化多年,一直没有工作能力,家庭的重担压在她一人身上。多年来,靠着一块菜地,她种菜卖钱给丈夫治病、供大女儿读书。更让她揪心的是,小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度辍学在家少与人接触,让她既心疼又不知如何是好。
 
  去年7月,郭敏尤接触到了沙田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的“妇女创新天”莞草编织项目,在老师和社工的指导下,她开始学习编织莞草。在小组中,她和其他困境家庭妇女一起相互支持,彼此鼓励,她的编织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手艺被大家肯定,更为家里带来一定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在社工们的帮助下,她与小女儿的关系更加亲密,与丈夫和家人携手前行,创造着更美好的生活。
 
  前年六一,沙田镇村民美莲带儿子去参加儿童节活动,看到了沙田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摆放的莞草作品,非常喜欢,同年7月,她正式申请加入了莞草编织小组。
 
  美莲从加入到爱上莞草编织只不过一年的时间,一年里,她把一条条莞草编成一件件充满新意的作品,让大家惊叹不已。如今的她已成为莞草保育项目的一位骨干,总在空余时间为项目奔波,为项目出谋划策,尽自己所能,走进沙田镇的社区、村小组去教别人编织莞草。
 
  她说,“妇创坊”就是她的家,在这里,她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与更多妇女进行沟通与交流,增强彼此间的归属感、认同感。
 
  “这里不仅可以教大家编织莞草的技巧,还可以鼓励更多的困境家庭的妇女参与到莞草保育项目中来,让她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实现自助自强。”美莲告诉记者。(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