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交通联席办:管制模式有望全市推广

交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07-10 09:16:04
  东莞市交通联席办:管制模式有望全市推广
 
  7月3日是东华和光明两校学生放暑假的日子。由于当天未实施交通管制,因此包括莞长路、八一路在内的光明片区再次出现了久违的严重拥堵现象,更波及到环城南路,导致该路段严重塞车。
 
  昨日,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联席办(以下简称市交通联席办)发布了2019年春季学生接送“成绩单”(《关于2019年春季学期学生接送工作开展情况报告》)——自2月22日起,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东华初级中学(东城校区)、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光明小学、光明中学、翰林实验学校等6所试点学校周边区域临时交通管制和学生接送工作后,截至7月7日已运行了20周,有效缓解了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拥堵。
 
  市交通联席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学生接送工作开展4个月以来,莞长路、八一路等学校周边主要道路在学生接送期间基本顺畅。
 
  7月3日上午,是东华和光明两所学校初一、初二学生放假的日子,不少家长选择开车来接孩子。家住南城的邱先生没想到,从家到学校不到20分钟的车程,竟在莞长路和光明路上塞了一个多小时。而当天上午,跟邱先生一样塞在学校附近的家长不在少数。
 
  来自市交通联席办的数据显示,7月3日上午放学时段,莞长路(八一路往光明路方向)平均拥堵指数为6.55,莞长路(光明路往八一路方向)平均拥堵指数为3.16,八一路(莞长路往新街路方向)平均拥堵指数为9.92,八一路(新街路往莞长路方向)平均拥堵指数为4.09,对比上周放学时段,平均拥堵指数分别上升5.07、1.85、8.76、2.91。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以当天拥堵指数最高的八一路(莞长路往新街路方向)为例,原本平时交通顺畅时,开车只需要10分钟走完的路程,7月3日上午家长们要花费1个小时39分钟才能走完。
 
  东华、光明学校周边道路不是有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吗?为什么7月3日上午还塞得这么严重?
 
  市交通联席办工作人员解释,7月3日是孩子们放暑假的日子,有大量行李需要携带。为方便学生携带行李放学,响应家长诉求,相关部门便没有在那天对学校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由家长自行接学生放学。
 
  其实,东华和光明两所学校在放假前,已经对此进行了协调,实行错峰放学——东华初中初一、初二级放学时间为9:40至11:00,约5200名学生放学;光明中学初一、初二级放学时间为11:30至12:00放学,约5800名学生放学。
 
  但部分家长不按学校规定时间错峰接送,提前较长时间扎堆进入光明片区停车等候,短时间内大量私家车开往光明、东华学校,导致路面通行车辆数量超过道路设计通行能力。
 
  离开校车和专线公交车,学生接送到底会有多堵?
 
  不少学生和家长发现,7月3日出现的这次堵车现象与今年上学期实行的“学生接送车+专线公交+交通管制”的模式下的放学路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破解学校周边路段拥堵难题,早在今年2月22日,市交通联席办会同公安、交通、交警、教育、交投集团、校车协会等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东华初级中学(东城校区)、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光明小学、光明中学、翰林实验学校等6所试点学校周边区域临时交通管制和学生接送工作。
 
  截至7月7日,2019年春季学期学生接送工作已圆满完成,共运行20周,累计运送学生85.24万人次,占上下学学生总人次的53.5%,莞长路、八一路等学校周边主要道路在学生接送期间基本顺畅。其中莞长路在周五放学道路拥堵指数从实施前的3.69降至目前的1.83,周日上学的道路拥堵指数从实施前的4.26降至目前的2.49,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缓解了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进一步推动形成优先公交的交通出行氛围。
 
  学生接送工作已开展20周,家长“钻空子”自行接送学生、部分家长冒充就医、外来办事群众进入管制区接送学生;车辆随意变道穿插、违法停车、占用公交专用道、不按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是造成莞长路局部短时严重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怎么破?市交通联席办介绍,交警部门严格发放车辆通行证,加强管制区域内道路特别是学校周边道路巡逻管控。在莞长路增设了中央护栏、人行道护栏及禁停标线,规范行人行车秩序。并进一步加强了电子警察执法,在交通管制区域的12个出入口增设电子警察,自动识别办理了通行证的车辆,对无证进入管制区域的车辆进行抓拍及处罚,确保学生接送车和公交车有序、快速运行。
 
  与此同时,交警部门在管制区域开展了严厉的执法大行动,最大限度保障乘坐学生接送车及公交的学生便利。5月17日至7月7日上下学期间,交警部门在光明、东华、翰林学校片区开展加强执法大行动,严加管控,严厉打击利用通行证违规接送学生行为、在学校周边路段违停接送学生行为及社会车辆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行为,八周内共收缴通行证201宗、查处违停2324宗、占用公交专用道5489宗,营造了高压执法态势。
 
  2019年上学期结束了,已经试行了一个学期的“学生接送车+专线公交+交通管制”的模式,有效缓解了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东华初级中学(东城校区)、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光明小学、光明中学、翰林实验学校等6所试点学校周边区域的交通拥堵难题。上述路段的道路交通路况从严重拥堵已经改善至基本顺畅,交通拥堵指数大幅下降。
 
  东华、光明、翰林等学校周边的路段通畅了,其他易堵的学校怎么办?
 
  市交通联席办透露,东华、光明、翰林等6所学校今年2月22日起试行的“学生接送车+专线公交+交通管制”模式有望向全市镇街、园区进行推广,从而解决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的“老大难”问题。
 
  除此之外,市交通联席办还透露了不少东莞“治堵”新思路。
 
  如果在全市推广一套成熟的专业校车服务,相信千万家长们更愿意选择省时、便捷的校车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
 
  市交通联席办透露,为提高东莞全市校车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提供更优质的校车乘坐服务,切实保障学生乘车安全,仍需进一步引导全市校车向服务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发展。
 
  放眼全国,青岛的校车服务已经算得上全国校车行业的标杆。东莞大可参考借鉴青岛“政府主导、企业运营、部门监管”的校车运营模式,并探索适合东莞的校车运营模式,从而建立统一规范的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标准。
 
  未来,市教育局、市交投集团将组织有关部门实地了解及学习青岛校车运营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探索研究全市校车以国有企业运营为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校车服务。
 
  学校周边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校车接送与不进行管制、私家车接送两种模式,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个道路通畅,一个严重拥堵。
 
  市交通联席办坦言,本次光明、东华等学校学生接送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为我们解决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范例。完全可以通过借鉴本次学生接送模式的工作机制与成熟经验,向全市进行推广,通过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
 
  未来,市教育部门将结合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本次试点学校学生接送工作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地在园区镇街进行推广应用,解决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的“老大难”问题。
 
  CBD、学校、医院、公园、车站……哪里人多车多,哪里就会塞车。
 
  市交通联席办透露,未来东莞将更加注重交通规划,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少从规划层面就要砍掉不少“拥堵点”。在国际商务区(CBD)等重点区域,以及学校、医院、公园、车站等重点建筑的规划建设前期,深入开展交通专项规划建设研究,科学规划交通体系,提高路网密度,优化路网结构,同时通过建立互通式立交、打通断头路等措施提高路网成网性和通达性,重视和加强停车场地建设,完善与道路配套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越便利,选择开私家车的人就会越少。
 
  市交通联席办认为,东莞必须继续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原则,大力发展公交,优先保障公交路权,大力推进公交专用道的规划建设,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促使公共交通高效运营,提升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倒逼市民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降低小汽车的使用强度、引导市民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发展局面,逐步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东莞的易堵路段也越来越多。
 
  如何改善日益拥堵的道路交通?光明片区的交通治理过程所带来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市交通联席办介绍,将吸取光明片区的交通治理经验,通过抓住区域交通问题的症结,因地制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案,实行交通治理“一区一策”,以综合施策达到精准治堵。
 
  市交通联席办将对目前存在或逐渐形成的交通拥堵区域,主动消化存量、积极化解增量,分片区推进交通拥堵治理工作。 
 
  比如,近期市交通联席办就将重点对鸿福商圈、植物园、人民医院等区域交通问题进行整体研究和综合治理。
 
  其中,鸿福商圈片区将进行路网建设、路口微改造、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建立地下层慢行体系、优化地块交通组织及推进停车资源共享。
 
  植物园片区将完善区域路网、增加园区出入口、加强片区交通微循环、增设改造停车场及优化绿色路交通组织。
 
  人民医院将重点解决群众看病“停车难”问题,建设立体停车库,优化交通组织。(记者 冯欢)(来源:东莞时间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