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东莞政商界掀起"开春第一课"政策风暴。市委统战部联合市工商联以"政策解码+战略动员"模式,组织超480名企业家现场集结、38万人次云端参会,深度拆解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两大纲领性文件,释放"双轮驱动"战略的强烈信号。
这场被企业家称为"开年及时雨"的宣讲会,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国良担纲总指挥,市政府四大核心部门组成"政策宣讲天团"。在习近平总书记民营经济座谈会讲话精神统领下,市府办、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负责人以"政策说明书+实操路线图"形式,逐条解剖人工智能与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的23项硬核举措,将原本晦涩的条文转化为企业看得见的市场机遇。
"这不是简单的政策解读,而是东莞向全球制造业发出的转型升级宣言。"某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在会后坦言。数据显示,两大政策文件精准锁定"AI+制造""服务型制造"两大主攻方向,明确2025年前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突破8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45%的战略目标,其政策力度创东莞历年之最。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工具箱首次引入"智能诊断补贴""工业云服务券"等创新机制,对实施AI车间改造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引进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高端服务机构实施税收递延优惠。东莞台商协会会长直言:"这些政策切口准、力度大,特别是'数字技改贷'产品,真正破解了中小企业转型的资金困局。"
莞讯网观点:东莞此次政策组合拳既彰显"制造立市"的战略定力,更展现"破局求变"的革新勇气。当人工智能与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双螺旋"赋能效应,这座世界工厂正以制度创新重构产业生态,其"政策先行+市场响应"的政企联动模式,或为湾区制造业转型提供新范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