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莞两会于近日启幕,全市工商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制造业深度转型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释放出东莞向"智造强市"战略转型的强烈信号。
马可波罗控股董事长黄建平直指产业升级痛点,强调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历史交汇点,必须构建AI技术深度渗透的智能制造体系。其提出的"场景化AI应用矩阵"构想,展现出东莞头部企业突破传统制造桎梏的破局决心。值得关注的是,市工商联同步启动"智造赋能2025"专项行动,计划年内推动超200家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诊断。
常平镇工商联主席梁惠棠剑指投融资体制壁垒,呼吁建立"社会资本准入负面清单+AI项目白名单"双轨机制,其提出的"基础设施REITs+人工智能专项债"组合融资方案引发热议。而高埗镇工商联张创志则亮出"智改数转"硬核举措,依托大湾区科创走廊建设,计划打造3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培育不少于15家隐形冠军企业。新生代企业家力量正在崛起。虎门镇科菱电线张沛凌透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已提升至7.2%,正筹建东莞首个线缆行业AI实验室。青年企业家陈德安更透露,其环保企业已开发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废水智能监测系统,检测效率提升400%。这印证着东莞民企正从"制造执行"向"智能决策"跃迁。
莞讯网观点:当"世界工厂"遇上"AI革命",东莞政企协同构建的"智能体经济"新范式,正在破解传统制造业转型的"达芬奇密码"。这场始于生产线的智能化革命,或将重构大湾区制造业价值分配格局。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