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年轻人开着电动轮椅上下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电动轮椅产生兴趣,这引起了商家们的关注。那么,为什么年轻人对电动轮椅如此钟爱呢?
电动轮椅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出行神器”
如今,电动轮椅已经不再是仅限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根据网络视频显示,年轻人频繁出现在校园、食堂、商场等地乘坐电动轮椅,甚至组织起“轮椅比赛”。
在电商平台上,很多消费者对电动轮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某平台的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上半年,电动轮椅的成交订单量增长超过60%。今年的“618”购物节期间,电动轮椅的销量更有明显增长,相关商品的交易额同比增长了44%。
为什么年轻人选择购买电动轮椅?
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使用体验,这也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这东西比各种游戏椅舒服多了!坐着舒适,可以电动行驶,还能平躺当床用,附赠小桌板、防褥疮垫和电动按摩坐垫,性价比超高,坚固耐用,质保时间很长,维修也方便,可以用很多年。”
电动轮椅属于医疗器械,一般行驶速度为每小时1.2至6公里,可提供5档速度供随意调节,其中最慢的1.2公里每小时相当于老年人散步的速度,而最快的速度相当于正常人的小跑速度。通过更换大容量电池,电动轮椅也能满足消费者对更长通勤距离的需求。更换电池后,电动轮椅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25公里,甚至可以达到60公里以上,仅在续航方面就可以与中高端电动自行车媲美。
一些电动轮椅商家表示,他们的产品并不限制使用人群,可以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有些产品甚至标明可以乘坐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有些型号还配备了坐便器、语音播报功能,甚至还有可折叠的双人轮椅。
电动轮椅的最大优势是其完全够用的行驶速度和续航里程,以及低门槛的购买成本,不需要佩戴头盔或上牌等,这使得它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首选。
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布局电动轮椅市场
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电动轮椅在替代手动轮椅方面的优势,预计未来电动轮椅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同时,国内对电动轮椅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促使我国电动轮椅企业逐步增加产品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突显性价比,形成明显的良性循环。
健康人群乘坐电动轮椅是否违规?
电动轮椅受到欢迎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人们开始质疑,健康人群能否乘坐电动轮椅出行?目前又有哪些管理规定?开着电动轮椅上路是否违反交通规则?
对此,交管部门表示,目前只有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俗称“残摩”)纳入了交通规则管理。这类车主要使用汽油作为燃料,并需要进行登记。由于电动轮椅不属于交通工具,因此并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
也有律师表示,健康人群使用电动轮椅出行是他们的权利。只要不对他人造成困扰,这种出行方式并不违法。
网友观点: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
许多网友表示坐电动轮椅“真的超舒服”,并认为只要安全监管到位就可以接受。但也有网友认为应该打击这种行为,因为这会影响道路通行,占用大量公共资源,并且并不值得鼓励。
支持者的声音:
反对者的声音:
“电动轮椅热”背后需要理性思考
不可否认,这一代年轻人非常有创造力,电动轮椅的便携性、灵活性以及无需牌照的便利性与当代年轻人的出行需求完美契合。然而,无论是在旅游景点还是日常出行中,大量电动轮椅上路必然会导致交通拥堵,影响道路畅通。
随着年轻人对电动轮椅的需求增加,商家是否会为了迎合健康人群而添加更多本来并不需要的功能呢?这是否会影响到那些真正需要电动轮椅的特殊人群呢?从安全隐患和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看,建议大家理性选择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