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零时起,东莞市将正式终结存在数十年的瓶装液化气自提模式。根据广东省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城镇燃气用户安全用气指导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市21家持证燃气企业将全面实施"配送入户+实名登记+免费安检"三位一体服务机制,彻底封堵钢瓶运输环节的"流动风险源"。
政策落地背后是惨痛教训的倒逼。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燃气事故中63%与用户自行运输钢瓶有关。市城管局燃气热力科负责人直言:"取消自提不是剥夺选择权,而是用专业服务替代非专业操作。"目前富民、俊强等头部企业已提前启动配送体系,通过"400热线+微信下单+电子标签"构建全流程可追溯系统。值得关注的是,新规同步祭出"三把安全锁":送气员须持燃气配送证上岗,执行"开箱必检、隐患即改"操作规范;用户需通过"人脸识别+身份证核验"完成实名绑定;企业建立"一瓶一档"电子档案,违规企业将面临最高20万元罚款。
莞讯网观点:当便利性遭遇安全性,政策的天平必须向生命权倾斜。取消自提看似"麻烦",实则是用制度刚性筑牢民生安全底线。在燃气安全这场全民战役中,没有旁观者,只有责任共同体。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