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清晨,五联村巷道响起雨靴踩过水洼的啪嗒声——60余名妇女手持竹竿、铁钳,正弯腰翻检墙角的塑料桶。组长张彩霞用竹竿捅开堵塞的排水口,浑黑的积水喷溅上她的小腿:"这处蚊虫窝点藏了三天!"她身后两名组员立即用长柄勺舀净积水,再撒入缓释杀虫颗粒。这样的场景正在凤岗镇20支"妈妈防控巡查小组"中同步上演。
三步工作法直击孳生地
这支由镇妇联牵头组建的队伍已累计出动5700人次。在旧屋村,组员李月英发现废弃轮胎积水中的孑孓,立即拍摄视频发到村民群:"活例子!七天不清理就生蚊子!"她现场演示倒扣花盆、疏通沟渠的要领,十余名围观村民当场清理自家杂物。这种"查积水、清容器、教方法"的三步工作法,已覆盖全镇超4万户家庭。巡查记录本显示,行动开展至今清除积水点逾万处,其中废弃容器占比达六成。
从巷道延伸至家庭防线
"阳台的富贵竹要三天换水!"村民王姨举着组员送的防蚊手册,正向邻居转述要点。妈妈防控巡查小组将战场延伸至家庭场景:在油甘埔村,组员刘玉萍带着女儿清理天台接雨桶,丈夫则主动疏通门前排水沟。镇妇联主席在物资发放点表示,后续将为每支队伍配备便携式孑孓检测瓶,提升科学防控能力。而此刻,巷尾又传来竹竿敲击声——新一组巡查队员正冒雨奔向下一处卫生死角。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