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中,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人文实践引发行业关注。5月11日,中建三局东莞记忆项目工地褪去机械轰鸣,16对建筑新人以百年骑楼为媒,在青砖灰瓦间完成中式婚典。这场由东莞市总工会指导、企业全额出资打造的"争先六十载幸福向未来"主题婚礼,折射出央企在新时代对"幸福空间"的深层诠释。
项目总承包部档案室负责人王月与施工技术主管田晓鹏的婚服上仍沾着混凝土粉末,这对2022届校招结缘的职场伴侣,用三年时间将施工蓝图与爱情蓝图同步兑现。在东莞记忆项目攻坚期,两人创造性地将"工地约会"转化为效率提升方案:通过BIM模型复核消减设计冲突23处,在夜间巡查中优化施工动线节省工期15天。当项目斩获广东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时,他们的婚期也进入倒计时。
婚典现场暗藏企业治理密码。中建三局深圳公司党委副书记蔡达的证婚词引发行业深思:"婚姻契约与工程契约存在价值共性,都需要以责任为履约保函,用包容支付情感进度款。"东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王标特别指出,这场造价超百万的集体婚礼,本质是新时代产业工人权益保障的创新实践。据人力资源部门透露,活动投入包含在年度职工福利预算中,同步配套的"深爱工程"已覆盖大湾区2.3万名建设者。
在婚书签署环节,新人收到的玻璃水晶相框引发集体共鸣。这些镶嵌着参建工程影像的纪念品,记录着从深圳腾讯大厦到东莞篮球中心的建设轨迹。中建三局东莞公司党委书记陈德洋向记者透露,企业正构建"事业-家庭"双维关怀体系:除传统五险一金外,创新设立"双职工购房基金""子女教育托管计划",仅2023年就促成47对内部姻缘,员工流失率同比下降38%。
当《百鸟朝凤》唢呐声响彻工地,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特殊仪式,恰成为中建三局甲子征程的生动注脚。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缔造者,到"冰立方"改造工程的技术革新者,企业将"铁军精神"转化为柔性关怀的探索,正在重塑新时代建筑企业的文化竞争力。随着新人们在百年骑楼前定格幸福瞬间,东莞记忆项目的文化地标内涵,也增添了"建设者幸福见证地"的新注解。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