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大成效:东莞零散废水立法为全国探路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13 09:45:25
 
  重庆研讨会上,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鑫展示的一组数据引发全场热议:1.2万家企业、24亿元建设成本节省、日均800吨废水处理量——这组数字背后,是全国首部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的创新实践。当投影幕布亮出东莞水环境治理曲线图时,会场内快门声此起彼伏。
 
​  立法破局解企业之困​
 
  在长安镇某五金厂,负责人老陈指着新安装的废水贮存罐感慨:"以前每月治污花3万,现在转运费不到1万。"这个直径2米的蓝罐,正是东莞首创"分散贮存+集中处理"模式的缩影。针对日产废水不足3吨的1.2万家企业,《东莞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撕开治污困局:企业免去自建处理设施负担,5大处理中心日均消化2550吨废水。电子联单系统实时追踪每桶废水去向,收费价目表每月在官网更新,彻底堵住"暗箱操作"空间。
 
​  监管闭环见生态实效​
 
  松山湖处理中心的监控室内,30块屏幕同时闪烁。技术员小张点开某线路运输车实时画面:"GPS定位+载重传感,偷排概率归零。"这套智能监管体系带来惊人变化:2024年污水违法案件骤降50%,39条重点支流告别黑臭。更让与会专家惊讶的是经济账——以模具企业聚集的横沥镇为例,12家小微企业共享转运车队后,年度治污成本从36万压缩至8.7万。
 
​  全国争相"抄作业"​​
 
  当南京环保考察团在厚街处理中心拍摄设备参数时,带队干部感叹:"我们还在为小微企业环评卡壳,东莞已打通最后一公里。"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更将《条例》全文列为学习材料。在重庆会议茶歇期间,三个城市代表围着王鑫追问立法细节。"关键是把握住三吨临界点。"王鑫展开图纸解释:低于这个量值,集中处理的经济性和环境风险控制才能达到最优平衡。
 
  随着东莞经验被写入研讨会总结报告,会场窗外长江的波光正映在文件扉页。这部以"小快灵"著称的地方法规,正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浪潮中,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