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必达医疗:民企抗疫担当与后疫情时代的突围战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4-03 15:50:35
 
  1990年代,湖南青年达代石在东莞开启人生第一份事业——经营武冈至东莞的客运大巴。凭借勤勉经营与诚信服务,他的大巴线路一度成为两地务工人员的信赖选择。然而2002年,前妻的重病击碎了这份安稳,为支付高昂医疗费,他变卖资产并背负20余万元债务,最终却未能挽留妻子生命。2006年,负债累累的达代石重返东莞打工,在电子厂流水线谋生的同时,命运的齿轮因一次口罩采购经历彻底转向:目睹作坊式口罩生产的卫生乱象后,他立誓创办医疗级口罩企业。历经7年资质攻坚,2015年广东必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终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成为东莞首批获准向医疗机构供货的民营口罩厂商。
 
  2020年1月21日,刚返乡的达代石接到东莞市政府紧急召回令——作为全市唯一具备医用外科口罩生产资质的企业,必达医疗被指定为抗疫物资核心供应单位。他连夜驱车700公里返莞,面对的却是人员流失、技术断档的绝境:全厂仅存1名技工,次日更因薪资矛盾离职。长安镇政府紧急动员留莞工人支援,但设备调试、品控管理等技术壁垒仍令产量迟迟无法达标。转机出现在东莞市科技局专家团队驻厂指导后:通过优化生产线参数、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日产能从初期的3万只飙升至30万只。然而更大的考验来自市场诱惑:贸易公司冒名接单、2亿元收购邀约、高价代工订单接踵而至,达代石以"政府任务优先"为由悉数回绝,全年累计向抗疫一线输送超1.2亿只口罩,占东莞医用口罩供应量的65%。
 
  抗疫表彰背后,必达医疗正面临更残酷的商业战场。2020-2022年间,企业虽获"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却因长期承接政府订单导致原有医疗客户流失,海外市场拓展窗口期错失。截至2023年,其库存积压超8000万只口罩,生产线开工率不足40%。达代石坦言:"三年抗疫让我们赢得荣誉,也付出了市场代价。"为破局,企业加速布局二类医疗器械研发,投资2000万元建设十万级净化车间,并通过FDA、CE等国际认证打通出海通道。更具战略意义的转变发生在组织层面:30人技术团队占比超40%,自主研发的纳米纤维过滤技术将口罩防护效率提升至99.7%,差异化产品线逐步覆盖工业防尘、医美防护等细分领域。
 
  在东莞这座拥有4000余家口罩企业的"防护用品之都",必达医疗的转型折射出行业深层变革。随着全球口罩产能过剩,价格战已使普通医用口罩单价跌破0.05元。达代石却选择逆势加码高端市场:"我们要做口罩界的'隐形冠军'。"其最新研发的智能呼吸阀口罩已进入三甲医院采购名录,可循环使用医用防护服项目获省级科技专项扶持。更具行业颠覆性的是供应链重构——通过联合东莞机械制造商研发全自动生产线,将人工依赖度从15人/线降至3人/线,生产成本压缩27%。2023年,企业营收中非防疫类产品占比首超50%,标志着转型初见成效。
 
  从负债打工者到抗疫先锋,达代石的二十年创业史恰是东莞民营经济的微观镜像。当被问及为何拒绝2亿元收购时,他给出最"东莞式"的回答:"制造业是长跑,投机赚快钱的企业活不过三年。"这份坚守在2024年迎来回报:必达医疗中标大湾区智慧医疗物资储备平台建设项目,其物联网仓储管理系统可实现应急物资48小时全域覆盖。站在新起点,这位曾因女儿搬运口罩而落泪的父亲,正将企业带向更辽阔的战场——用中国智造重新定义全球医疗防护标准。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