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织就黄金4分钟生命防护网

培训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18 10:01:10
 
 
  急救导师张明华握紧学员手腕调整按压节奏时,大朗实验小学的体育教师陈伟正盯着新装的AED设备反复演练操作流程。6月17日启动的"4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正在这座东莞工业重镇铺设一张全民急救网络——首批20台AED除颤仪进驻商场校园,千名网格员铁骑将变身流动急救站,一场生命守护的全民动员正在展开。
 
​  立体化救援体系落地生根​
 
  在项目启动现场,党建办主任刘志达将烫金聘书交到10名急救导师手中,这批由大朗医院急诊科骨干组成的教官团,肩负着"急救裂变"的特殊使命。急诊护士长李妙如的培训课打破常规:当参训的物业主管在假人模型上练习胸外按压时,社工同步演练人群疏散,义警则模拟交通疏导,还原真实救援场景的三重协同。
 
  "这不是简单技能培训,而是重构社会应急响应链。"卫生健康局负责人在演练区指出关键设计:当购物中心突发心脏骤停,距事发点最近的物业人员可通过应急终端一键报警,300米范围内的持证志愿者将同步接收定位信息,比专业救护车平均提速8分钟。目前里悦里商场已配置3名"持证导购",实验小学校医完成双盲测试仅用1分17秒即完成除颤。
 
​  硬件布网与人才裂变并行​
 
  在镇网格管理中心的大屏上,20个闪烁的红点构成首期生命守护坐标。这些智能AED设备暗藏玄机:开机即连通指挥中心,除颤后自动上传心电图;安置点经过数学模型测算,确保覆盖镇中心90%人流密集区。更值得关注的是设备柜搭载的"教学模式",市民扫码可观看急救演示视频。
 
  急救导师王琳的教案里藏着人才培育密码。她采用"1带10裂变法":首期10名导师经72课时特训,每人再培养10名骨干志愿者,后者继续辐射社区群众。"就像毛细血管渗透,"团委负责人展示培训路线图,"年底前铁骑队全员持证,网格员实现急救包随身配,物业管家考核增加应急响应科目。"
 
​  构建全民急救生态圈​
 
  当最后一名学员通过按压深度监测仪的考核,项目执行组已在筹备下阶段攻坚:与外卖平台合作开发"急救骑士"程序,为持证骑手开通生命通道优先权;在广场舞站点设置"急救角",利用群众文艺阵地传播急救知识。这些举措正悄然改变社区生态——里悦里商场经理透露,AED安装后已有11名商户主动报名培训。
 
  "每个数字都是生命刻度。"大朗镇分管领导指着项目进度表强调,从设备覆盖率到持证人员转化率,再到模拟响应达标率,三个维度的数据将纳入民生实事考核。当首批AED的绿色指示灯在实验小学亮起,这座城镇的急救意识正在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救"的深层进化。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