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画好善治“同心圆” 绘就人民“幸福卷”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2-11-02 10:46:12

  横沥——画好善治“同心圆” 绘就人民“幸福卷”
 
  基层治,则社会稳、百姓安。
 
  过去十年,横沥地区生产总值从71.47亿元增长至近200亿元,常住人口增加至约28万。面对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带来的社会治理巨大压力和艰巨任务,横沥创新探索,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党建引领下探索社会治理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和激发基层社会活力,建成了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基层协同共治平台,带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事务;以“啡”为媒,引导带动更多力量支持社会公益服务,精准回应社会需求;突出“美丽+”理念,聚焦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全面铺开建设“边角花园”,促进乡村和谐善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回望过去的十年,横沥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未来,横沥将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横沥样板。
 
  党建引领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横沥健全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多元参与体系,深入探索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和激发基层社会活力,协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完善社区治理架构、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扩大社区居民参与、整合社区资源并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和协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2017年,横沥探索建成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开创社会治理协同创新模式。经过持续探索创新和实施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新举措,社会治理平台、资源、路径和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社会治理协同创新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多元共治的格局初步形成,打造出一批社会治理新品牌,畅通社会力量社会治理途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除了完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体系外,营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是横沥创新乡村治理工作的其中一个重点。在基层服务工作方面,横沥推动全镇村(社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并设置窗口服务区、等候区、网上办事自助服务区等区域,方便群众办事。在农村公共事务监督方面,制定乡村小微权力责任清单,基本建立农民群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上级部门等多方监督体系,农村党务、政务、村务、财务更加公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实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工程过程中,横沥镇注重带动治理资源下沉,协同企业商会、高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实施人才培育、参与乡村振兴、深化法治建设、多元化解矛盾等,形成协同共治合力。2019年,横沥成立东莞首个镇一级社区发展基金会——“横沥社区发展基金会”,开创政村企合作新路径,并作为首批实践创新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该基金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积极成立防疫专项基金,其经验做法还被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评选为全国100个防疫优秀案例。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正是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而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和难点是阻碍新农村发展的绊脚石。近年来,横沥对于基层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从上到下都下了大力气,花了大工夫。从2020年起,横沥镇探索在各村(社区)组建共治协会,搭建基层协同共治平台,带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事务,促进民主协商工作机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系列基层治理协同创新的探索实践,在横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体制机制层面打破了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同时又为外部力量参与治理提供了现实载体,把可利用的资源被有效调动起来,实现了广泛下沉和精准对接,这极大提升了治理资源的配置率和转化率,增强了基层治理效能。由此横沥还荣获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称号。
 
  “店长,来一杯咖啡。”“好嘞!”10月22日下午,横沥镇隔坑村“益企啡吧”咖啡店内,店员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一边接单、冲调咖啡、打包,一边与来这里的村民进行讨论交流、答疑解惑。与一般咖啡店不同的是,作为横沥公益咖啡学院的实践基地,益企啡吧隔坑店不仅是咖啡店,还是社会服务的综合性阵地。“益企啡吧”隔坑店店长林春秀说,咖啡只是一个载体,“益企啡吧”把公益作为一种经营方式,志愿服务等项目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这一多元善治平台,走出了一条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子。
 
  以“啡”为媒,横沥切入“志愿服务+共建行动+议事协商”的新模式,着力打造成集技能学习交流、志愿服务回馈、公共议事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型实践基地……横沥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蓝天珍介绍说,“益企啡吧”通过“政村企”三方合力,由镇政府投入装修,村委提供闲置旧房场地,企业提供原材料、师资和部分设备的模式进行共建,在此过程中对村居环境进行系统改进,充分利用村庄的闲置资源,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人员的参与度,培育了一批社区志愿者和基层治理骨干。
 
  2021年,在“益企啡吧”可持续发展的运作基础上,横沥镇进一步打造村(社区)公共议事的共治平台,把村居问题和村居服务进行有机结合,使共建共治共享的公益文明理念走进百姓生活,全面推动乡村和谐善治。通过“益企啡吧”服务品牌的高质量打造,横沥镇探索党建引领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治理项目和模式,进而形成全域参与,和谐善治的新态势。
 
  在“益企啡吧”项目创新的带动下,横沥成功探索构建出三元主体共建益企啡吧的格局。今年9月,“横沥镇首创基层社会治理‘益企啡吧’新模式探索和谐善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这也是东莞市唯一入选案例。
 
  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相符,是东莞农村绕不开的话题。当中,卫生黑点犹如“疮疤”,与周围的环境难以协调,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如何从这些边角处,横沥找到了解决办法——“边角花园”。
 
  彩绘轮胎、紫藤花架、手绘墙画……走进横沥镇半仙山村村委会附近、朱氏宗祠古韵的老街巷,路边、墙角、绿化带上,目之所及到处是花花绿绿的植物,老旧街道俨然一个美丽的“边角花园”。而谁能想到,这条长廊几个月前还是一片荒废的绿化带。
 
  据了解,“边角花园”是横沥镇推动社区治理的试点项目,也是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改善农村“脏乱差”,拓展生态空间,带动村民共同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的一个特色项目。经过这种“见缝插绿”“旧物利用”的公益方式,横沥许多原本垃圾、杂物乱堆放的街巷角落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建设“边角花园”社区民众从以往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再到引导者,多元力量正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乡村振兴,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同时成为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亲身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一环。目前,全镇各村(社区)建成近百个“边角花园”,昔日的“垃圾死角”转变成“美丽花园”。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也是矛盾纠纷的交汇点和组织体系的薄弱点。如何实现“最后一百米”的有效作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众多老旧小区的“老大难”。
 
  瑞康花园是横沥一个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1000余户。作为近30年的老旧小区,不可避免存在着公共设施设备老化、康乐设施场地老旧、停车难等问题。由此引发的矛盾和投诉也越来越多,作为居民的曲仁娟也是颇为焦心。2015年,瑞康花园作为横沥试点探索样板社区,成立了党支部。此后,小区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环境不断变好,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之间的矛盾,都能更好地解决。
 
  曲仁娟作为流动党员,又曾在政府部门任职,在一致推选下,担任了党支部书记。为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由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由党支部、物业管理、业委会成员多元主体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讨论公共事务,促进多方达成共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居民的主人翁身份不再徒有虚名,大家提的意见都能较快落实。”瑞金阁居民刘贞洁在小区居住10余年,她提出的改善康乐设施场地和强化保洁等建议,均被一一落实到位。居民的认可就是小区物业管理改革的最大成效。如今,瑞康花园还通过“红色物业”创建与物业服务深度融合,推动物业服务品质和基层治理水平提升。随着“红色物业”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小区环境明显改善,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众所周知,停车难是目前东莞大多数小区面临的现实难题,几乎是大部分老旧小区的通病,瑞康花园也不例外。经过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并通过业主大会民主投票表决,最终推出了解决方案——篮球场、网球场每晚9点至翌日中午12点前可以停车。同时,业委会利用公共收益向隔壁商场租用了100多个车位,供居民晚上停车,让停车难得以缓解。
 
  在党支部引领下,小区涌现出一批志愿者,和谐互助蔚然成风。目前已组建1支志愿服务队,多年来共发展了248名志愿者。每逢周二上午,在横沥镇瑞康花园内,当地退休护士贡春杰就会在小区里开展义诊活动,免费给老街坊量血压、解答保健问题等。除此之外,该小区还会不定时开展民生座谈会、家庭心理疏导讲座、亲子手工班、老年人茶话会、爱心公益义卖等多种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公共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水平,横沥正式成立第一批共18个网格党支部,拉开以网格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基层治理新篇章。
 
  “我们将分期分批在每个网格区域内组建一个网格党支部,进一步提升基层末端执行力,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横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网格党支部的成立是横沥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将通过推进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多元力量参与共治等,以“小网格、大治理”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基层末端执行力,助力实现基层治理的新突破新气象。
 
  乡村有活力,发展有动力,背后离不开基层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过去十年,横沥通过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基层善治,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亮点品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发展新活力。如恒泉社区紧抓“乐善恒泉”的定位,积极搭建各类公益平台,借助墙上美食、“乐善小站”“幸福院”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等社区服务,汇聚各方慈善力量,在社区掀起人人做公益的热潮,随手做公益已经成为社区新风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横沥着力深耕“平台共建、资源共聚、人才共育、项目共推、品牌共创”五大工程,凝心聚力抓创新谋善治,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横沥样板,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局面。(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