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1年,凤岗武装部被东莞市评为“标兵武装部”。
去年,凤岗镇党委委员、镇武装部部长叶林道接受《东莞日报·国防专刊》采访时如是介绍。
翻过一个年头,光荣得到延续。1月29日,东莞军分区党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武装工作会议召开,通报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凤岗镇武装部名列“标兵武装部”榜单。
标兵后面是追兵,稍有不努力就要被超越。标兵的旗帜凭什么年年扛?凤岗镇给出答案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赓续我党我军的红色基因,切实扛起党管武装政治责任,培塑尚武报国的精神基因,凝聚国防建设的磅礴伟力。
赓续,不迷航
“镇党委定期召开党委会,分析武装工作形势,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协调召开党委议军会,组织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军事日’活动。”镇委书记切实扛起党管武装政治责任,亲自讲党管武装原则和优良传统。
去年10月10日至15日,凤岗镇武装部深入校园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这是凤岗镇第一次在中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镇长出席活动,并为本次活动获奖班级和优秀学生颁奖。
赓续党管武装优良传统,赓续“黄友精神”,凤岗镇武装部依托“东纵五少年”这座铸魂励志的精神富矿,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弘扬革命先烈遗志,熔铸强军兴军之魂,通过可感可知的教育形式,让广大群众在时空穿越中,感受峥嵘岁月,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血脉。
去年7月,在广东省军区召开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暨“七一”表彰大会上,叶林以“传承‘黄友精神’奋进国动事业”为题,分享赓续传统、逐梦强军的奋斗历程。他说:“面对残暴的敌人,东纵五少年毫不畏惧,坚持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们凤岗武装工作人员一直有个信念:当黄友的接班人,必须有血性、有虎气,敢上战场见真章。”
传承和发扬“黄友精神”,引导凤岗武装工作前行。我们看到,在凤岗,专武干部、基干民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一课就是聆听黄友事迹,入队后第一站就是在革命烈士纪念牌前进行入队宣誓,出队前最后一项仪式就是在黄友亭前向先烈告别。投入500万元,对烈士陵园、黄友纪念亭和黄友故居等红色资源进行修缮改造,建成占地面积约20亩的国防教育主题公园。
先烈精神照亮逐梦征程。去年,凤岗镇民兵应急排一班命名为“黄友班”。今年,新兵踏征程,他们来到凤岗镇烈士陵园和“黄友亭”,缅怀革命先烈、坚定入伍信念、汲取奋进力量。
日积月累的教育引领,一点一滴的感召熏陶,才能汇聚成强军兴军的星辰大海。
去年4月,凤岗镇武装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邀请东纵老战士的后代为全镇基干民兵授课,重温东纵战斗历程,回顾凤岗籍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让基干民兵在红色故事中接受洗礼,并于“八一”建军节期间,组织民兵连长、基干民兵和青年学生代表到部队进行党史军史学习,体会理想和信仰的光芒。
奋楫,谱新篇
5枪,48环!
在东莞市2021年度民兵比武竞赛中,凤岗镇基干民兵聂成智在轻武器操作与使用课目,打出全场最优成绩。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这次年终大比武中,凤岗镇武装部收获了“优胜单位”,伪装防护单科目第二名,两名民兵被评为“先进个人”。
凤岗镇紧紧扭住国防动员核心使命任务,聚焦练兵备战,不断提升备战打仗、动员支前、保障打赢的能力。
去年,凤岗镇武装部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总要求,定期组织民兵开展针对性训练,不断锤炼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组织参加轻舟骨干集训、民兵骨干集训、伪装遮障分队集训和专武干部资格认证培训。同时,为做好扑救山火准备工作,也开展了2.5吨小型水罐车基本操作和协同训练示范观摩。
往昔,黄友所在的东江纵队秉持救民族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的信念,把服务人民和武装斗争紧密结合,夺取最后胜利。凤岗镇始终牢记宗旨,努力把武装建设向为人民服务的宽广领域拓展延伸。
加强民兵队伍建设,发挥民兵职能作用。据介绍,凤岗镇武装部按计划完成民兵整组工作,基干民兵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党员占33%、退役军人占38%,大专以上学历占85%。高标准完成民兵政治工作试点任务,在全市率先规范民兵入队宣誓和出队欢送仪式流程,增强民兵的荣誉感、归属感。
既要建强,也要用好。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带头首批接种疫苗、森林防火巡逻……凤岗坚持在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锤炼摔打队伍,努力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凤岗镇武装部坚持“兵一定要选精,不管是民兵整组,还是为部队征兵”。去年,凤岗镇12名青年应征入伍,大学生入伍率达100%。一代代凤岗热血儿女踊跃参军、逐梦军营,英雄的遗志在他们身上得到延续。
紧紧扭住兵员质量这个“源头工程”的同时,凤岗还大力弘扬拥军优属传统,通过走访慰问、优抚落实、支援部队建设等实践活动,聚力营造暖人心、聚人心的良好氛围,爱党爱国爱军在全镇蔚然成风。
展望新征程,奋楫争先,谱新篇。凤岗镇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断开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局面。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