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极端天气呈现常态化趋势,这座珠江口工业重镇正以"实战思维"重构防汛救灾体系。120名来自镇三防指挥部、应急管理分局及28个社区的分管负责人近日完成高强度业务特训,这场由东莞市应急管理局灾害防治专家主导的培训会,通过解剖2023年珠海风灾、2024年韶关泥石流等典型案例,直指当前基层防灾体系存在的三大软肋:风险研判滞后、应急响应碎片化、群众自救能力薄弱。
在复盘2024年防汛战役时,应急管理局督查专员用数据敲响警钟:全镇27处地下空间防汛改造滞后,8个社区尚未建立智能水位监测系统,老旧管网改造完成率仅65%。面对即将到来的"龙舟水"季,镇三防指挥部祭出硬核举措——组建由工程专家、网格员、物业管家构成的"三防铁三角",对全镇89处易涝点实施动态销号管理,重点攻坚地下车库防洪闸门、智能排水系统等技防设施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防汛体系迭代凸显三大创新维度:引入地质灾害AI预警平台实现半小时灾害预判,建立"责任倒查-隐患曝光-整改闭环"的监督链条,创新"短视频矩阵+社区擂台赛"宣教模式。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强调:"防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每个社区必须拿出具体到楼栋的应急预案,防汛物资储备量提升30%,6月底前完成三轮实兵演练。"
据镇三防办透露,目前正对全镇防洪排涝工程进行压力测试,重点整治太平水道沿岸11处阻水建筑,同步推进新湾渔港防风林带加固工程。这场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的立体化战役,正在检验基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成色。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