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东莞市非遗保护工作年度会议上,道滘镇以压倒性优势蝉联"十佳单位"七连冠,成为全市唯一实现该殊荣的镇域单位。这座岭南水乡凭借非遗创新融合战略,正构建起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道滘范式"。
非遗保护体系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该镇全年累计举办非遗活动31场次,覆盖人群突破4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元宵花月夜"等三大品牌活动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非遗公益培训触达23个社区,莞草编织等濒危技艺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受众年轻化转型。值得关注的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叶建均主导的裹蒸粽生产性保护基地,开创"非遗工坊+研学游"新模式,年接待量突破3300人次,探索出非遗经济转化新路径。
对外传播矩阵实现突破性布局。2024年莞草技艺首登广州时装周T台,粤曲《幸福列车》包揽省市两级赛事金奖,非遗项目全年亮相省级以上平台达12次。新启用的佳佳美非遗艺术空间运用全息影像技术,使传统龙舟制作过程可视化呈现,开馆三个月即吸引1.3万观众打卡,成为大湾区非遗数字化标杆项目。
教育传承网络完成全域覆盖。通过"非遗进校园"工程,粤剧曲艺等三大项目渗透全镇12所中小学,1.5万学子参与系统化课程。创新推出的"非遗探知馆"全年开展22场沉浸式研学,构建起"理论+实践"的双轨培养体系。镇中心小学教师王祖儿研发的龙舟文化校本课程,已纳入全市非遗教育推广模板。
站在七连冠新起点,道滘宣布启动"非遗活化2.0计划",重点攻关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传播矩阵建设等关键领域。这座千年水乡正以非遗为支点撬动文化创新转型,其探索路径为湾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