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在2024年将“扩面残疾康复补助 强化困难群众救助”列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致力于提升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兜牢民生底线。东莞进一步加大了对残疾儿童的康复补助力度,将补助范围扩展至0-17周岁的户籍残疾儿童,并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教育的儿童可享受每年最高3万元(6周岁以下)和1.5万元(7-17周岁)的补助。这一政策使得东莞成为广东省内继广州、深圳之后,第三个将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补助延长至17周岁的城市。
为了提升康复补助的覆盖面,东莞在2024年一季度新增了2家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其中一家为公立机构,另一家为民办机构。这一举措使得更多残疾儿童能够就近获得专业的康复服务,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市残联对定点康复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管,开展了多次实地安全大检查,确保机构的规范运营和残疾儿童的安全。据统计,2024年全市共计为2106名0-17周岁的残疾儿童发放了2755.28万元的补助金。
东莞将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及干预列为2024年民生实事之一,由市残联、市教育局和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开展,完成了超3万名初二学生的足部健康体检和脊柱侧弯筛查。筛查结果显示,约7%的学生存在脊柱侧弯的可能,约3.1%的学生存在扁平足可能。对于筛查中发现的疑似脊柱侧弯青少年,市康复医院进行了回访和跟踪,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疗关注。院方还举办了脊柱侧弯矫治暑期夏令营,提供为期21天的矫正治疗,帮助学生改善体态和脊柱健康。
东莞在2024年提高了低保发放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认定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2016元和1890元。全市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约1.49亿元,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我市还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服务,通过“莞社微心愿”等公益活动,整合福彩公益金、爱心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资助了34个公益项目,共投入50万元,着力解决独居长者、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的实际困难。
莞讯网观点:东莞2024年民生实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关怀,通过加大残疾康复补助、强化困难群众救助等措施,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这些举措不仅温暖了民心,也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生基础。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