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历经22年首次修订通过,强调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并重,为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值此之际,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与东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推出《一起爱科普》栏目,计划全年刊发不少于50期科普报道,展现各科普单位的优秀做法与发展思路,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科学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发展科普事业不仅是国家的长期战略任务,更是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科普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论述为我国新时代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在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普的氛围,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到2025年,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东莞市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助力“双万”之城高质量发展方面,科普已成为重要力量。2024年,东莞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 东莞城市科学节:首次全城联动举办,10个单位横向联动,省、市、镇、村(社区)四级纵向协同,举办了一场融合“科普+科创+产业链条”的科普嘉年华,并首次发布东莞电子科普地图、举办产业科普展览和开设城巴科普专线,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该活动被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市科协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出台了《东莞市推动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激活社会资源科普价值,促进科普资源深度融合。市科协与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东莞市科普公司,探索个性化科普服务;建立东莞市科普联盟,创新科普工作机制,加强市内外科普资源联动,促进经济内循环。
- 中小学科学教育:东莞科学教育工作案例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成为广东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东莞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名单。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共有4项参赛作品脱颖而出,创下了近25年来的最好成绩。
《一起爱科普》栏目将以坚持科学发展、服务创新驱动为主线,广泛宣传东莞市科技、科普工作成就,贯彻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发展格局。通过科普优秀典型案例、科技工作者事迹等系列报道,聚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农业、生态环保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
莞讯网认为,东莞市在科普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中小学科学教育以及举办大型科普活动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一起爱科普》栏目的推出,将进一步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提升市民的科学素养,为东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大动力。我们期待与广大市民一起,共同见证科学的力量,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