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首部非遗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4-12-02 11:23:23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12月1日正式施行
 
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东莞市首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性法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全省首部市级非遗保护综合性法规,也是东莞首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条例》主要内容及特点
 
《条例》共包含36条,主要内容包括部门职责、非遗调查与名录、分级与分类保护、保护单位认定及其职责、传播与利用等。该法规旨在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非遗调查与名录管理、实施分级分类保护、认定保护单位及其职责、推动非遗的传播与利用等措施,全面提升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条例》强调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非遗赋能产业发展、发挥“非遗+旅游”经济效能、明确吸纳异地非遗项目、推动湾区非遗保护协同发展等措施,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利用。这不仅有助于非遗项目的保护,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东莞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现状
 
东莞市非遗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目前,东莞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54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67项。在非遗传承人方面,东莞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9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7人。这些传承人是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力量。
 
线下宣传活动助力《条例》推广
 
为增强公众对《条例》的认识和理解,12月1日上午,市文广旅体局、市文化馆、市文化馆东城分馆负责人以及非遗传承人代表参加了《条例》的线下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走进商业街区,向市民派发《条例》小册子,并通过非遗文化展示等形式,广泛宣传《条例》,提高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非遗传承人代表对《条例》的评价
 
非遗传承人代表万贡学表示:“这个《条例》颁布之后,对我们非遗保护方面有了规定,有法可依。”他认为,《条例》的出台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法治手段加强非遗保护,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为东莞的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莞讯网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出台,为东莞市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我们期待,在《条例》的指引下,东莞的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东莞的文化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