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2024年10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的核发及交易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达到35.51亿个,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占比37.25%、19.18%、35.97%、7.44%和0.16%。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绿证制度在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每个绿证单位等于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是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证明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凭证。拥有唯一编码的绿证,确保了每一单位绿色电力的来源可追溯,进一步增强了市场透明度和公信力。
在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了12.32亿个绿证,其中风电占比43.01%,太阳能发电占比16.02%,常规水电占比31.84%,生物质发电占比8.83%,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0.31%。这一月的核发量显示了我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持续努力和显著成效。
同期,全国交易绿证2542万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的绿证为980万个。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84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的绿证为1.95亿个。这些交易数据表明,市场对绿色电力的需求正在逐步增长,绿证交易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绿色电力的消费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绿证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绿证的核发和交易不仅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也激励了更多电力用户选择绿色电力,共同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莞讯网观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通过实施绿证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完善,绿证制度将在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的核发和交易量持续增长,这不仅反映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展示了绿证制度在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持续优化,绿证制度有望成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