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协通讯》2003年第三期发出通知,广泛征集修订“博物馆定义”的建议。2003年6月召开的国际博协(ICOM)顾问委员会(AC)会议期间决定了关于“博物馆定义”修订问题的讨论。国际博协愿意将更多的机构加入于博物馆定义中,现在定义变得越来越长。顾问委员会会议建议:取代不断增加单元的方法是,定义应集中于表现博物馆自身理念。于2004年10月2-8日的汉城国际博协第21次代表大会将讨论修订“博物馆定义”。
现行的博物馆定义是2001年7月6日经西班牙巴塞罗纳第20次国际博协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二条,内容如下:
第二条:定义
博物馆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大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固定性)机构。
(1)博物馆上述定义不受任何政体性质、地域特征、职能机构或相关机构收藏藏品的定位等因素的限制而予以适用。
(2)除被指定为“博物馆”的机构外,以下机构具有博物馆资格:
i 从事征集、保护和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物证的,具有博物馆性质的自然、考古及人类学的历史古迹和遗址;
ii 拥有并展出动物、植物活标本的机构,如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人工生态园;
iii 科学中心和天文馆;
iv 非营利的艺术展出馆;
v 自然保护区;
vi 符合前述定义的国际、国家、区域或地方性博物馆组织、负责博物馆管理的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
vii 从事与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相关的文物保护、研究、教育、培训、记录和其它事务的非营利机构或组织;
viii 从事保护、传承和管理有形和无形遗产(活的遗产和数字创造性活动)的文化中心和其它实体;
ix 执行委员会经征求咨询委员会意见后认为其具有博物馆的部分或全部特征,支持博物馆及博物馆专业职员从事博物馆学研究、教育或培训的其它机构。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2001年7月6日经第20次西班牙巴塞罗纳国际博协代表大会修改通过)从1946年国际博协建立,拥有第一个博物馆定义开始,曾经于1956年,1961年,1974年,1989年,1995年和2001年六次修改了博物馆定义,每次修改都会比前次加长。从原来的36个英文单词,发展到现在的208个英文单词。一个“博物馆定义”,比一篇小学生作文还要长。如果不修订的话,还有不断加长趋势。就是在此情形下,国际博协下决心从根本上修订“博物馆定义”,强调:定义应集中于表现博物馆自身理念。
国际博协会主席雅克.佩罗特(Jacques Perot)委任国际博协会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uncil) 成员和国际博协道德委员会成员(Ethics Committee)、美国德克萨斯技术大学博物馆(Museum of Texas Tech University)的加里.爱迪生(Gary Edson)先生收集关于“博物馆定义”的建议和意见。
国际博协展出交换委员会主席、博物馆学专家、美国汉密尔顿学院艺术史系客座教授米尔顿.布洛赫(Milton Bloch)先生指出:以往的真实博物馆可以有多种表达和解释,现在我们又面临着没有文物的“虚拟博物馆”,这将需要认真思考和评估。令人高兴的是,看来同行们都在思考。可能大家知道,或者开始认识到,定义“博物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提出一些解决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扫描”,把定义应该包括的内容一项项“扫描”出来,例如:不追求营利、藏品、解释(或说明)、展出、专职等。通过这种方法,基于博物馆职能,有利于去除冗余。当然词语精炼准确也是一件难事。米尔顿布洛赫先生同时将多年进行博物馆研究收集到的44个“博物馆定义”贡献了出来,供大家参考。其中包括美国博物馆协会现行定义、美国博物馆认证大纲、英国博物馆协会现行定义、澳大利亚博物馆协会现行定义、加拿大博物馆协会现行定义、法国博物馆法中的博物馆定义、以及芬兰、韩国和爱尔兰博物馆协会的现行定义等。
在加里.爱迪生先生的主持下,从2003年9月18日国际博协的网上论坛开始进行博物馆定义的讨论。首先,加里.爱迪生先生对现行的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进行了全面论述,他认为现行的博物馆定义是用博物馆专业内容代替了对一个词的解释。就像是定义“医院”这个词只谈了存在什么科的“医生”一样,而没有定义“医院”。并提供了一条简化建议:“博物馆是一个以提高文化素养、非正式教育、欣赏、保藏和研究为目的而展示、管理和保护人类及环境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的证据、向公众开放的、服务于社会及社会发展的、不追求营利的实体。”后来他又粘贴了一条来自于他人的建议供讨论:“博物馆是一个通过应用物理环境和通常物品展示科学、文化和自然遗产,服务于公众的教育组织。博物馆拥有藏品,为了将来以公益信托方式管理和保藏它们。”海伦.韦茨斯勒对此建议提出疑义,她指出:没有物理展示空间不可能成为博物馆,但没有物理藏品的虚拟展品和理念展示则可以成为博物馆。在美国博物馆协会有20%的成员是没有文物藏品的科学中心和儿童博物馆。她坚定地讲,不把此内容写入的博物馆定义是绝不能接受的,提出删除掉引起问题的“和通常物品”尚可。即:“博物馆是一个通过应用物理环境展示科学、文化和自然遗产,服务于公众的教育组织。博物馆拥有藏品,为了将来以公益信托方式管理和保藏它们。”
国际博物馆协会大学博物馆及藏品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麦克夸利大学的彼得.斯坦布雷 (Peter Stanbury)博士提出了一条非常简短而精炼的建议:博物馆是为了研究和展出而保藏文物的机构。(Museums are institutions that keep collections for research and display.)他的理由是:虽然此定义简短,但所有人都能明白,翻译成任何语言都能准确表达。
在随后的讨论中,加里.爱迪生先生将大家提出的、有待成熟的多条建议整理后公布了出来,一些国际博协领导成员、博物馆馆长、博物馆专家和博物馆热心网友900多人发表了讨论意见。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