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日前出炉,在最新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东莞位列全国第14名。不过,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位。东莞哪些成绩比较突出?此次报告主题环境研究中,考察的两个主要指标城市的宜居环境和宜商环境东莞皆进入全国十强。
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列13位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了《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以下简称《报告》)。在最新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东莞位列全国第14名,与深圳、广州、佛山一起闯进20强。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东莞则位于13位。
与去年的数据相比,在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虽然东莞名列14位,但还是跌落2位。与往年不同的是,分项竞争力将不再一并列入综合竞争力报告之中。从今年起分项竞争力将单独陆续进行发布。
人均存款余额排名第六
东莞哪些成绩比较突出?此次报告主题环境研究中,考察的两个主要指标城市的宜居环境和宜商环境东莞皆进入全国十强。
在宜居城市竞争力方面,《报告》副主编、博士王雨飞解读称,今年的研究特意选取了排水管道密度这个指标来衡量,而在这个单项指标中东莞排名第四。
在宜商环境研究中,人均存款余额作为一个单项指标进行考量。《报告》显示,去年城市人均存款余额前10位城市分别是:香港、深圳、北京、澳门、上海、东莞、广州、珠海、杭州、厦门。东莞位居全国第六,超过广州。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去年东莞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
公共交通是宜居短板
此排名一出炉即引起市民热议,记者随机访问了数十名市民,约八成受访者表示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客观的,也有部分市民表示,排名只是衡量一部分数据,并不能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
“宜居城市不能光看下水道的密度,市民交通出行是否便利、空气质量指数、房价调控等也应该考量。”市民张彤(化名)表示,作为在东莞生活3年的新莞人,虽然喜欢东莞包容性的环境,但公共交通的不便利一直是城市宜居性的短板。
还有一名网友表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决定城市未来上升空间,而东莞由于缺少高科技人才以及高学历人才的断层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短板。“虽然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尚可,但在人才吸引力上东莞明显逊于一线城市。”该网友称。
专家视角
城市竞争力需要人才的参与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会系主任林江认为,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宜商和宜居,主要看市场规则是否建立、市场主体是否活跃、市场竞争是否充分、法律法规是否健全、政府是不是服务型政府、城市的交通住房通讯等环境是否优良等,综合来看,这个排名的结果还是很中肯的。
“从排名看,东莞在深圳、广州甚至是佛山之后也不奇怪,佛山的制造业有本土企业的支撑,更注重品牌的打造,这也提醒东莞下步转型中应该把握的方向。”他还补充道,对于城市竞争力来说,如何引入人才留住人才才是关键。东莞可以依托在广州、深圳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两地人才等资源辐射惠及东莞。(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