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万江街道坝头社区下坝坊升级改造工程”招标公告,标志着被誉为“东莞小丽江”“东莞鼓浪屿”的下坝坊正式进入全面升级改造的筹备阶段。该项目总投资达524.7万元,由东莞市万江工程建设中心作为招标人主导推进,建设资金来源于万江街道财政,计划于2025年11月28日开工,工期为75日历天,预计于2026年2月10日竣工。此次改造并非大拆大建,而是以精细化、系统性手段提升街区整体品质,聚焦“更好逛、更出片”的目标,推动这座承载岭南水乡记忆的古村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融合。目前,项目已明确招标范围涵盖景观、电气、给排水及消防等多项工程内容,要求投标单位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或以上资质,项目负责人亦需持相应执业资格,确保工程实施的专业性与规范性。
本次改造工程围绕安全、体验、景观与基础设施四大核心维度展开,布局清晰、重点突出。在“好逛”层面,工程将对区域内十九条巷道的既有面层与基础结构进行拆除重建,统一铺装防滑花岗岩石材人行道,提升步行舒适度与安全性;同时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铺设最大管径达DN500的排水管网,从根本上改善区域排水能力,降低内涝风险。在“出片”营造上,项目将重点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对临水看台及水塘边广场进行景观美化与功能优化,增强游客观景、休憩与拍照打卡的体验感,进一步强化下坝坊作为热门文旅打卡地的视觉吸引力。为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工程还将在创新路增设两处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停放点,共设置18个车位,回应市民绿色出行需求,体现城市治理的现代温度。安全方面,将完善社区公共消防系统,新增室外公共消防栓管网,全面提升街区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为居民和游客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
下坝坊作为东莞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代表,其改造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发展并重”的原则。规划明确要求严格保护村落原有的“河流、水塘、古树、村居、巷道”空间格局,延续多水系环绕的水乡风貌特征,不得破坏历史街巷肌理与传统建筑风貌。通过划定保护范围、强化风貌管控,确保改造过程中不改变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与文化延续性。此举不仅是为了留存城市记忆,更是为打造“岭南水乡文化泛博物馆”提供空间载体——未来,通过串联多个公共空间节点,有望形成文化展示与休闲旅游相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动线,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文化感知。据项目预期,改造完成后,防滑地面的普及将有效减少行人滑倒等安全事故,公共空间的优化将提升游客停留时长与满意度,年游客量预计增长15%,带动周边商户营业收入提升约10%,同时改善的环境品质也将潜移默化地提升社区土地价值,为后续引入优质业态与社会资本创造有利条件。
此次升级改造是万江街道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特色精品示范村”与“美丽圩镇”建设的关键抓手,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城乡品质提升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治理智慧。下坝坊百年老宅与现代文创业态交融的独特气质,使其成为东莞城市更新中极具代表性的样本:白天,游客穿行于麻石巷道,感受青砖灰瓦间的静谧古意;夜晚,河畔霓虹闪烁,民谣酒吧与手作工坊营造出松弛而文艺的氛围,吸引大量年轻人与家庭游客。目前,该区域全天免费开放,已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热门去处。随着此次系统性改造的推进,下坝坊有望在保留原有文化底色的基础上,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功能智能化与空间体验品质化的全面跃升,真正成为集文化传承、生态宜居与旅游活力于一体的岭南水乡新地标。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