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碣镇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该镇乡村振兴战略迈出关键一步。镇主要领导与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共同出席开工仪式,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见证这一承载民生期盼、推动城乡融合的重大工程拉开帷幕。该项目作为石碣镇“百千万工程”中重点推进的市级重大项目,自策划之初便锚定“湾区农业港・水乡田园游戏副本”的发展定位,始终坚持民生导向,致力于将乡村沉睡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公共福祉,通过系统性基础设施完善与服务功能提升,为村民增便利、为产业添动能。
项目一期总投资约2亿元,资金由财政拨款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共同承担,实施范围涵盖梁家村村与沙腰村,总改造面积达1800亩,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主体建设,2027年上半年投入正式运营,二期规划设计工作已同步启动。在梁家村村,一处占地2.91万平方米的桥下空间正被重新定义——原本闲置的灰暗角落,即将转型为全龄友好的便民生活空间。改造内容包括增设绿植与休憩座椅、配置健身器材、划分儿童游乐区与长者活动区,并融入本土文化元素进行主题彩绘装饰,同时对原有停车场进行地面翻新与动线优化,切实回应群众“停车难”痛点,让城市缝隙空间焕发人文温度。这一空间重构,不仅是物理环境的升级,更是社区生活品质的深层提升。
沙腰村则依托其长期形成的供港蔬菜产业基础,全面推进82.01万平方米农田的高标准整治。工程聚焦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将对1085亩农田内部道路及2400平方米机耕路进行硬化升级,修缮7100平方米农田防护设施,优化灌溉与排水系统,并配套完善电力设施,既保障现代农业高效运转,也为后续农旅融合提供坚实承载力。这片沃土未来不仅产出安全优质的蔬菜,更将成为集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样板区。项目整体将串联起乡村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脉络,打造一条长达11.5公里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其中包含9.2公里稻田文化与艺术风情街区,建设2万平方米绿美田园农创区、3.3万平方米“和美康养”示范基地,布局460平方米“莞美花漾”汉风游园与1900平方米文创集市,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文旅消费场景,推动农业与文创、旅游深度交织。
除空间营造外,项目还系统布局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涵盖农业设施智能化升级、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建设以及冷链物流体系搭建,力求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实现全链条价值提升。规划方明确表示,该项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观光工程,而是以“农文旅+”为核心逻辑,通过模式创新延伸产业链条、重构价值链体系。其目标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激活绿色经济潜能,精准吸引亲子研学、自然教育、短途微度假等客群,带动本地农民就业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农村风貌焕新,使传统农耕文明在现代语境下重获生命力,让田园乡村成为湾区居民心灵栖息地与青年返乡创业的热土。
石碣镇相关负责人指出,该项目的启动,是镇党委、政府在“十五五”开局之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子,彰显了对城乡融合趋势的深刻把握与战略定力。未来,石碣将依托这一示范项目,进一步整合“崇焕故里”的人文底蕴、“电子名镇”的产业基础与“供港蔬菜”的品牌优势,塑造具有辨识度的城乡共富样本。随着建设推进,这里有望成为大湾区短途休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持续擦亮石碣的城市名片,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