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创"1+N+32"劳模服务矩阵 152名工匠半年创效超5000万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5-27 09:14:39
  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腹地,一场由产业精英主导的技术革命正席卷东莞32个镇街。东莞市总工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自启动"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以来,152名顶尖工匠已开展395场精准帮扶,覆盖262家"专精特新"及中小微企业,累计创造经济效益直逼5000万元关口。
 
  这座不设县级的"直筒子市"独创三级服务架构,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科技攻坚网络。由王恩哥院士领衔的科学家服务队直插创新型企业研发核心,陈延伟团队15次深入国科中子医疗,破解BNCT设备国产化技术壁垒,成功导入4项高价值专利。在镇域层面,32支机动部队实施"短平快"作战,丁煜创新工作室针对广东欧华电子高压设备运行难题展开突击,使产品耐受性能突破行业极限。
 
  资源匹配机制成为破局关键。市总工会建立双清单数据库,将152名劳模的487项技术专长与262家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省级工匠范忠林为尼得科仪器定制0.05毫米级齿轮伤损检测方案,每年节省成本逾千万;光学专家何剑炜改造非球面镜片检测工艺,使超越光学制品直行率提升27个百分点。这种"揭榜挂帅"式服务已形成标准化流程,每名工匠定点服务1-2家企业,确保不少于2次深度介入。
 
  大科学装置顶尖人才的深度参与,标志着产学研融合进入新维度。散裂中子源团队攻克高端铜材制备技术,终结我国该领域长期进口依赖;汪卫华教授指导晶熵科技突破高频电感磁性材料量产瓶颈,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本土化进程。统计显示,科学家团队主导项目平均估值超行业水平40%,技术转化周期缩短至常规项目的1/3。
 
  "我们正在打造可复制的工匠经济模型。"市总工会负责人透露,专项行动已形成需求挖掘-精准匹配-技术攻坚-效益评估的完整闭环。随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研重器的持续赋能,东莞计划年内将服务企业扩展至500家,推动先进制造集群产值提升15%以上,为湾区产业升级树立工匠驱动的转型范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