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镇近日掀起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专项整治风暴。智网中心组织精干力量对全镇17家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展开突击检查,揭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污染暗疮"。
专项行动采用"科技+铁腕"的监管模式,通过无人机航拍、热成像扫描等技术手段,精准锁定存在违规操作的8家重点单位。检查发现部分站点存在非法拆解动力电池、危废露天堆放、消防设施形同虚设等严重问题,现场查获未申报的镍钴锰酸锂电芯逾2吨。执法人员当即查封3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黑作坊",对5家违规企业开出共计47万元罚单。
"这些被随意切割的电池包就像定时炸弹。"环保专家在执法现场指出,1块20kg的磷酸铁锂电池遭遇雨水浸泡即可产生剧毒氟化氢气体,而某涉案仓库内堆积的300余块破损电池已出现电解液渗漏迹象。更触目惊心的是,暗访发现个别商户将拆解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液直排市政管网。
镇政府同步启动"红格善治"宣教工程,组建由环保工程师、应急专家构成的12支宣讲队,深入38个村居开展"电池回收安全课"。创新设计的VR模拟装置让2000余名群众亲历电池爆炸的震撼场景,辖区回收站点100%签订安全承诺书。智慧监管平台实时追踪整改进度,形成"发现问题-智能派单-限期销号"的数字化闭环。
此次整治行动暴露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监管漏洞。业内人士呼吁尽快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而东坑镇先行先试的"白名单"管理制度,或将为破解"绿色能源黑色回收"困局提供新思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