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洞守望八年终见归途:安徽流浪汉跪母谢恩

跟踪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7-02 10:18:20
  东莞厚街的桥洞下积着昨夜的雨水,老杨把发霉的棉被往水泥管深处塞了塞。不远处,“让爱回家”服务队的王姐踩着湿滑的青苔走近,手里塑料袋装着还冒热气的包子。这是2017年寒冬里最寻常的一幕,也是持续八年爱心长跑的开端。当老杨最终跪倒在安徽阜阳老宅堂前,白发苍苍的母亲颤抖着捧起他脸庞时,时光仿佛倒流十二年——那个因情伤出走时还满头乌发的青年,此刻在满院乡亲的泪光中完成了自我救赎。
 
​  十二年前老杨消失的那个清晨,没人想到桥洞会成为他的归宿。曾经怀揣家庭梦想的青年,被情感挫折碾碎了人生。垃圾堆的馊饭、路人的白眼、寒夜的冻疮逐渐成为日常。厚街服务队初遇他时,这个蜷缩在涵洞里的男人像块顽石:递上的新衣被甩进污水,热饭盒被踢翻在地。“别管我!”的嘶吼伴着垃圾桶倒地的巨响,成了志愿者们最熟悉的“见面礼”。
 
  服务队队长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关于老杨的记录写满三年:2018年1月送棉被遭拒,2019年7月送凉茶被泼湿衣襟,2020年暴雨夜追踪其行踪时队员摔伤膝盖……更扎心的是路人的冷语:“做戏呢?”“流浪汉早没救了!”但志愿者们认准死理:“他越抗拒,证明心结越深。”
 
​  转折发生在第八个年头。当队员第327次蹲在老杨栖身的桥墩下,突然说起阜阳老家堂屋挂着的全家福。一直闭目的老杨手指突然抽搐,干裂的嘴唇挤出沙哑问句:“俺娘……还摆碗筷?”服务队连夜联系阜阳警方,辗转找到老杨弟弟。视频接通那刻,弟弟举着母亲梳头用的旧木梳哭喊:“哥你看!娘天天揣着你的梳子等!”
 
  今年初春的认亲路上,52岁的老杨在车里蜷成婴儿姿态。车过长江时他突然呕吐,攥着志愿者给的塑料袋发抖:“近乡情怯……我脏。”副驾上的服务队心理师轻声接话:“你娘扫了十二年你的房间。”
 
​  推开斑驳的木门时,84岁的杨母正对着方桌上的空碗筷发呆。老杨扑通跪地的闷响惊得老人碗筷落地,待看清眼前满脸沟壑的男人,枯瘦的手指抚上那道熟悉的眉骨:“三娃?是三娃的眉棱骨……”围观的村民后来回忆,那声裹着皖北方言的“娘”,把全村的狗都惊得噤了声。
 
  如今阜阳杨家的堂屋新添了全家福。照片里穿着服务队赠的新夹克的老杨,每天清晨搀着母亲去菜园摘瓜。厚街镇志愿服务中心的登记册显示,这场持续2920天的救援引发连锁反应——上月单日就有17名市民申请加入“让爱回家”。服务队新印的名片背后添了行小字:“每个生命都值得三千次日升月落的等待。”
 
  当老杨在自家灶膛添进第一把柴火时,八年前被他踢翻的饭盒早已锈蚀在厚街桥洞的淤泥里。那把跨越长江的木梳静静躺在杨家镜台上,梳齿间缠绕的灰白发丝,缠绕着一段冰封岁月的终章。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