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一场惊心动魄的黄金保卫战在建设银行东莞寮步支行上演。当日下午,支行营运主管在常规业务办理中捕捉到致命细节:某客户执意提取150克实物黄金时,反常地使用微信语音重复"银行无货"等敏感字眼。这个看似普通的业务场景,瞬间激活银行反诈预警系统,最终成功拦截价值10万元的黄金诈骗交易,撕开新型电诈犯罪的重重伪装。
据东莞警方披露,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伪装成某知名贵金属企业,以高于市场价30%的回收价格设局。犯罪团伙精心设计"高价回收+上门服务"双重诱饵,通过伪造企业资质文件、实时定位共享等心理操控技术,诱导受害者在黄金现货交割环节完成"致命一击"。支行员工梁带娣、袁换章凭借反诈培训形成的职业直觉,在客户发送语音指令的异常行为中嗅到危险气息,果断启动警银联动机制。反诈民警现场拆解诈骗剧本时,发现犯罪分子甚至模拟银行语音播报系统,伪造出"黄金储备不足"的虚假场景逼迫客户就范。
这场教科书式拦截背后,是建行东莞市分行构建的"AI监测+人工研判响应"三维防御体系在发挥关键作用。该系统通过200余项交易特征模型实时扫描可疑资金流动,配合每月更新的《电诈话术数据库》提升人工识别精准度。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建立的"高风险客户画像系统"已累计标记潜在受害人437名,通过"电话劝阻-亲属联动-公安介入"三级干预机制,今年前三个月成功拦截涉诈交易29起,挽损金额超300万元。
东莞反诈中心负责人指出,当前黄金类诈骗呈现产业链条化特征,从短视频引流到伪造交易平台已形成完整犯罪生态。警方特别警示,近期监测到诈骗分子开始利用数字人民币钱包、贵金属期货账户等新型支付工具转移赃物进行大额贵金属交易时,务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企业资质,对于要求脱离正规交易场所的"上门服务"保持绝对警惕。建行东莞市分行表示将持续升级反诈科技武器库,计划在下季度推出贵金属交易双录核验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全流程可追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