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东莞市政府以雷霆之势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重大考古成果。这座深埋莞城街道地下3米的明代军事要塞,经3000平方米大规模考古发掘,首次系统性揭露了明代广东海防体系核心卫城的空间格局与营建智慧。
考古现场犹如打开时空胶囊:曲尺形城墙基址横亘百米,7.6米宽的墙体采用红砂岩条石包边、夯土夹层的复合结构,三级分列排水系统展现古人治水智慧,6座房基与8眼古井勾勒出戍边将士生活图景。360件珍贵文物中,宋代奇石窑酱釉罐残片与"南海I号"沉船文物形成时空呼应,白马窑青瓷印证了东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的历史地位。
"这是改写岭南城市考古史的重大发现。"现场专家指出,遗址完整呈现了明代"卫-所-寨"三级海防体系的军事指挥中枢构造,其红砂岩条石砌筑工艺与贝壳夯土夹层技术,填补了古代军事建筑史研究空白。尤为关键的是,遗址地层堆积从宋延续至民国,实证了东莞千年未断的城市发展脉络。
东莞市政府果断叫停原定建设项目,斥资打造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未来将实施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建立数字化监测系统,并规划沉浸式考古体验区。国家文物局特批的后续发掘计划,将重点探查卫城衙署遗址与军事设施遗存。
莞讯网观点:当推土机为考古铲让路,这座千年古城展现出对文明根脉的敬畏。南海卫城墙不仅解码了明代海防密码,更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为城市留存了可触摸的历史基因。期待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东莞文化新地标,让深埋地下的军事智慧,淬炼出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