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治利剑刺破"老赖"的侥幸心理,东莞司法铁腕再显锋芒。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近日依托最高法最新拒执罪司法解释,以"预处罚+刑事震慑"组合拳,成功破解一宗横跨四年的百万赔偿执行僵局,为破解执行难提供教科书式样本。
这场始于2021年物流仓库大火的连环索赔案,曾让三位债权人陷入维权困境。涉事物流公司在诉讼期间"金蝉脱壳"——法定代表人许某通过低价转让商标权、变更经营主体等操作,将法院判决沦为"法律白条"。执行法官陈勇军虽在2023年锁定许某实际控制新公司的事实,但受制于旧司法解释对拒执罪认定时点的限制,案件一度陷入"看得见却抓不着"的司法困局。转机出现在2024年12月新司法解释实施。该解释首次明确将拒执行为认定时点前移至诉讼阶段,彻底堵死"判决前转移财产"的法律漏洞。执行团队雷霆出击,向许某送达《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以"刑事追责倒计时"形成强大威慑。在"坐牢还是还钱"的抉择面前,许某最终低头认罚,与债权人达成62万元即时履行、余款分期清偿的和解方案。
数据显示,2023-2024年间东莞第一法院已构建起"信用惩戒-司法处罚-刑事追责"三级惩戒体系:司法拘留155人、罚款24.62万元、限制消费近6万人次,44人被移送追刑,8人获实刑判决。此次新规首案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打击拒执犯罪从"事后追责"转向"全流程防控"。
莞讯网观点:司法重拳破除执行坚冰,新规亮剑彰显法治决心。当拒执罪认定时点前移成为破局关键,既是对"钻法律空子"者的精准打击,更是对诚信社会建设的强力托举。此案昭示:任何企图"金蝉脱壳"的违法行为,终将在法治阳光下无所遁形。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